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天下第一哲学》(二十五)

《天下第一哲学》(二十五)(1 / 3)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学译解

第二十五篇《周易·无妄》文译解

(原文)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往,吉。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可贞,无咎。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译文)

二十五、不做行为不端不正的是,大亨通又有利于前景。若不能端正行为,又因盲目的行动,前往也是没有利益可图的。

抱着诚实信用的思想,前往某地经营,吉祥。(商人)不耕种田地,而有收获;不开垦荒地,而有良田耕种,这一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即使抱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行事,也会有灾害发生。系牛赶车想前往获得利润,而因城市里的行情变化,就会出现风险灾情。预测好行情,就可避免风险的出现。即使没有不端不法的行为,也会留下毛病,但也无需疗治,行业自律就会得到纠正。即使抱着诚实信用,货真价实这一原则去做,因由于自身对市场行情判断失误,也会无利润可图的。

(解说)

“妄”:指胡乱,引申为不正,不法;也当荒诞,荒谬讲。“无妄”是指没有了不正与不法。本篇“无妄”是指农业生产以外的商业买卖之事,《无妄》是讲述商业之道。

本篇题目“无妄”后面的判词是“元亨利贞”,这在《周易》六十四篇文章里出现的不多,出现这四个字,体现的是重大问题。这里也说明“无妄”是“元亨利贞”的结果,即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本题目内容则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无妄”,即诚实信用才“元亨利贞”,若违背了“无妄”,也就“不利有攸往”。“无妄”是指诚实信用,即诚信之意。而《周易》里的“有孚”不是指诚信的意思,是指关爱的意思,即寓意着爱民的理念。

“无妄往,吉。”

“往”:指去,与“来”相对。本段意思是“抱着端正的正确思想去到某处经营是吉利的”。商人贩卖货物,都要前往某地,到远方的城邑,或某个邦国。抱着经营上的诚实信用,童叟无欺的态度,自然会受到欢迎即有利可图。

“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菑(zì资)”:初开垦的荒地。“畬(yǔ)”:熟地,良田。单从本段内容很难理解“不耕种地,而有收获;不开垦荒地,而拥有良田。”并且还是“利有攸往”。这只能是商人行为的结果,这里不是写不劳而获之事的。从本篇来看是指“系牛赶车”贸易买卖的商业行为。本段意思是“(商人)不耕种田地,而有收获,不开垦荒地,而有良田耕种,这也是有利于去做的事情。”商人是靠买卖来积累财富,有了钱财,自然是不种田,有粮吃;不开荒,有良田。这除了官僚,只能是买卖之人才能这样。

“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本段是讲买卖上是有风险的,即使不违背诚实信用,货真价实的原则,也会因市场的变化而造成亏损赔本的灾害。

“可贞,无咎。”

这是接着强调要搞好市场的预测。“可贞”:是指要进行对行情的是预测,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了解市场信息,就能减少风险与损失,结果就是“无咎”。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本段意思是讲述商业买卖,即使遵循诚信规则,还会出现问题与毛病,但也不要过于担忧与忧虑,而会通过行业自律而纠正问题。这里的“疾”与“药”是比喻。

“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行”:执行,去做。“有眚”:盲目行动。“眚”:眼睛上长瞙;过失。这里的“有眚”是比喻看不清问题。若对市场前景看不清,对商人经营来说,有很大风险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即使诚信的去经营,因盲目的行动,将导致没有利益可图的。”这里强调买卖上是有风险的,要引起重视。

本篇讲的是农业以外的商业问题,商业既要遵循诚实信用,又要重视行情信息的把握。这体现了作者对商业的重视与肯定,即没有重农轻商的思想意识,这是先儒与后儒思想的不同。

笔者对本篇进行译解时,曾参阅了一些出版的《周易》译文,但均不能接受那些译法。而一些译文为了适合自己的注译认为,就从断句上做文章。虽《周易》原本没有标点符号,但传承下来今本《周易》句子则是固定的。不是想怎么断就怎么断。若解释不通,就打断句的注意,从断句上做文章,而得出个意思,恐怕也不会令人满意。

笔者开始对本文译文时,就其中的两句话一时无法理解,即对“无妄往吉”与“无妄行,有眚,无攸利”。一开始认为“无妄往吉”,就是指“不端不正的行为离开了,去掉了,自然是吉利的结果”。把重点放到“往”上去理解,而忽视了“无妄”。以为“往”是当“去”讲,也指除去,去掉讲。自然除去了不端,不正的行为带来的就是“吉”了。这是把“无妄”看成是“不端,不法”之意了。而

最新小说: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对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