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前车之鉴

第二百五十七章 前车之鉴(1 / 2)

“这是皇长孙身边的侍卫吧?”

“应该是,皇长孙身边的几个侍卫都是锦衣卫出身,观言行举止,就与寻常侍卫不同,更……”

更有着一股阴郁之气。

说到最后,这名官员皱了皱眉头。

对锦衣卫,估计没有几个官员是喜欢的。

但在经过了之前的大案后,朝中的官员即便再不喜欢锦衣卫,也学会了适时闭嘴。

哪怕锦衣卫脱去了那层“皮”,看着十分老实,在他们看来,这也是装成了狗的狼!

当然了,也有人觉得,这些文臣是先知道了皇长孙身边侍卫的身份,先入为主,才会觉得这些侍卫即便是没披着那身官皮,也令人作呕。

这就让这些文臣不服气了。

能做锦衣卫的,哪里会有什么良善之辈呢?

一个个的,哪有手里没落下人命的?锦衣卫的昭狱里面,也不可能没有冤死之人吧?

跟锦衣卫来往过密,那就是与虎谋皮!

哪怕是上位者,这也是养虎为患啊!

偏偏这位在民间长大的皇长孙,好赖话听不懂一般!

不仅对商贾态度不错,跟锦衣卫也来往颇多。

哪怕知道皇长孙这样行事,或许背后有着皇上的意思,可皇长孙这样的行事风格,还是让朝中的一些道德先生们越发忧虑了。

这样的皇孙若是将来做了皇帝,只怕这天下……哎!

可明着,谁都不敢说。

胆子再大,能活到今日的,又有几个傻子?之前死在老朱手里的人,坟头草还没长起来呢,他们哪里敢私底下妄议立储之事啊?

但心里,却都憋着一股闷火,发不出来,也压不下去。

于是,这股火此刻就忍不住对着让他们羡慕嫉妒恨的同僚发出来了。

“哼,我之前还说老郑乃是高洁之人,倒是我看走了眼,竟是个惯会溜须拍马之辈!”

“是极!我也是瞎了眼,竟是错将小人当成了国之栋梁!”

“罢了罢了,莫要人后议人长短,你我都是有家眷的人,还是小心些得好!”

毕竟,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啊!

后面这句话,无需明晃晃说出来,但这几人嘀咕的话,却正是这个意思。

这可真是将人给嘲讽到家了。

尚书们路过他们,却是谁都没有吭声,甚至连眼神都没给这几个低声嘀咕的官员,加快速度,朝着自家停马车的地方而去。

这几个官员还没察觉到这个细节代表着什么,还在后面嘀咕着,结果一抬头,就看到几个尚书连同着另外几个同品级但更老奸巨猾的同僚,竟都已是跑到了前面,且越走越远。

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总觉得这些老大人们似是故意加快了速度?

应该……不是为了跟他们撇清关系吧?

这几个官员愣了下后,下意识用眼角余光看了看周围,没看到有什么人在附近偷听,这才齐齐松了口气。

对视一眼,却都没了同仇敌忾的念头。

别说是砍头的刑场了,就是这宫门外这段路,就不知道拖走了多少昔日同僚。

他们刚才也是真的蠢了,竟然与同僚嘀咕起了郑彦文。

虽说他们喷的是郑彦文,但在郑彦文被皇长孙的人接走后说酸话,若是被陛下知道,虽然不至于被重罚,但肯定是要被骂个狗血喷头,什么升官之类的也不用想了,不被撸到八九品,就已是万幸了。

张智的前车之鉴可还摆在那里呢!

想到张智被拖下去之前那副羞愤欲死的神情,这几人同时打了个寒颤,也都下意识加快了速度,纷纷快步走向了他们各家的马车,打算尽快离开皇宫这地方。

而角落里,这些人都不曾注意到的身影,一闪而过。

……

“他们真是这么说的?”皇长孙朱英此刻正舒舒服服地坐在软椅上,听着锦衣卫的禀报,嘴里吊着让御厨特意做的“辣条”,一边磨着牙,一边有点含糊不清地嘀咕着。

对这些人的反应,他还真是毫不意外。

“还真是毫无新意的嫉妒嘴脸,无趣。”将辣条一口闷掉,咀嚼了一会儿吞下之后,朱英给这件事定了性。

随后他又问道:“那些人还在吵?”

这次回答他的就是身边的太监了:“回殿下,他们中间歇了一会儿,就又吵了起来。”

“吵吧,吵吧,等郑彦文来了,就让郑彦文直接去跟他们吵,不用让他先来见我了。”想到那些被留下的工部小官小吏以及技术人员们的激烈争论,曾经凑过去听了一会儿的朱英,现在耳朵还有点嗡嗡作响,挥挥手,让人出去等郑彦文。

到时候,直接将郑彦文带去大会议室。

这里虽是城外新搭建起来的建筑群,但因用了水泥跟烧砖,一栋栋屋子建得极快。

因为也不用特别粉刷,不用过多装修,都是用的本地的传统方式来进行内部装潢

最新小说: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对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