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都市言情 > 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 > 第二百六十五章 要不,打死他算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要不,打死他算了!(1 / 2)

黄地青花瓷是不可能存在暗刻纹饰的,它典型的低温釉瓷器,先烧制素胎,上釉后二次低温烧制而成。

带暗刻纹饰的往往是纯黄釉单色系釉瓷。

这一点,但凡业内人士均知道。

所以,当出题考官看到秦立指出的破绽之处,他心里就已经很清楚了,秦立给出的答案十有八九是正确的。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秦立是如何看到这处破绽的。

这破绽之处实在太隐晦了,如果不用放大镜观看,根本看不到这一丝隐藏在暗淡青花下的暗刻线条痕迹。

可秦立刚才观察的时候,分明没用到放大镜,只是凭借肉眼去瞧的。

他哪里知道,秦立的眼睛经过强化后,已经拥有了类似放大镜的功能,所以才能透过暗淡青花看到底层的暗刻痕迹。

而听到他的惊呼声,李副司长和另一名辅考人员也连忙上前查看,通过秦立的手机放大镜功能,他们很快就看到了那丝破绽。

通过底足的漏白处,他们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白釉光润晶莹,犹如玉脂,竟然真的是永乐窑烧制的甜白釉暗刻花纹方流直颈执壶!”

李副司长满脸震惊,大为可惜道:“这可是永乐御窑啊!就这样毁了,实在太败家了!”

另一名辅考人员则面露疑惑,“虽然这壶是永乐壶,但这釉色跟乾隆黄釉好像不搭噶吧?瓷史记载,乾隆黄釉罩以玻璃白,因而乳浊,虽亮但失透。此执壶黄釉虽然也有一定的乳浊感,但透度还是可以的,更偏向雍正时期的柠檬黄釉。会不会是雍正时以永乐执壶制作的?”

“这不可能!单从色釉上来讲,此款执壶的黄釉绝非柠檬黄釉。柠檬黄釉只是比较纯粹的淡黄色,绝无泛青可能。”

秦立矢口否认,侃侃而谈:“这种黄釉是典型的清代蛋黄釉。民国名人许之衡曾在《饮流斋说瓷》中对黄釉色系作了简易明了的说明:黄亦宣德时所尚之色,其时色深,有同密蜡,故有宣黄之称。至嘉靖始夹青花,色同鱼子。深者类鸡油黄。康熙以后,专尚淡黄,统称蛋黄也。其稍深者谓之熟蛋黄,稍浅者谓之生蛋黄。

而康熙年间多仿弘治黄釉,色深。

雍正时期的黄釉瓷器则多为创新瓷器,黄地粉彩就是当时的创举,而在研制新瓷过程中,一度出现了粉黄,色浅而透明。有的粉黄在浅黄色中微泛青色,犹如鸡蛋黄,故称蛋黄。

而这个粉黄是在黄釉中加入粉彩釉所形成的新釉色。

也就是说,乾隆时期的黄釉技术来自于雍正时期,而不是乾隆朝的开创之举。乾隆黄釉之所以看起来亮而失透,具有乳浊感,完全是因为乾隆时期的粉黄釉里加入太多粉彩釉的缘故。

他能加多,自然也能加少,毕竟技术来源于雍正时期。

而此款执壶的青花发色,完全是乾隆时期的发色,鲜亮明丽,跟雍正时期的稳定凝重,略显灰意完全不搭嘎,因此,它只能是乾隆赝!”

说到这,他微微一笑,“当然,我之所以判断它是乾隆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别忘记,乾隆爷可是赫赫有名的文物破坏狂,除了他老人家,还有哪个人舍得霍霍永乐御瓷?须知道,永乐甜白御瓷的价值可不比黄釉御瓷低,除了乾隆爷,还有哪个傻der能做出这种坑逼事儿来?”

李副司长:“……”

两个辅考人员:“……”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荒唐,但很强大,三人根本无力反驳。

因为,乾隆确实是这样的坑货!

“这个……”

李副司长犹豫了一下,说道:“有没有可能是光绪赝?光绪时期的黄釉瓷器,虽然釉质粗,但呈色非常纯正,如果他用永乐壶来二次创作,完全可以达到这种水准。

须知道,光绪时期的青花也是使用的浙料,且当时青花一度好转,烧制了不少仿前朝的青花瓷,其中不乏精品。如果他利用永乐壶来二次创作,青花发色也完全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断无这种可能!”

但还不等他说完,秦立就给予了否定,“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帝就下令将乾隆生前所爱的那些珍玩全都封存于建福宫。自此之后,再无帝皇触碰清宫旧藏中保存的那些珍玩,包括各种瓷器,更何论利用永乐执壶二度创作了。所以,它只能是乾隆赝!”

李副司长不太清楚他说的是否真实,下意识望向两名辅考人员,欲要求证。

不料,还不等他出声问话,就见两名辅考人员朝秦立抱拳拱手,笑道:“恭喜秦小友通过考核,回文物局后我等就帮你办理荣誉成员手续。”

只不过,他们的笑容里隐藏着浓浓的苦涩。

本来,他们看秦立如此年轻,还以为秦立知识底蕴差,是那种混子,只不过是抱上了汪副局长的大腿,靠裙带关系获得了荣誉名额,因此,想要跟秦立索取一点好处。

不料,终日打雁终被雁啄瞎了眼,阴沟里彻底翻了船。

好处没要到,反而屡屡被

最新小说: 七零玄学假千金,硬汉大佬追着宠 白月光归来,这隐婚老公我不要了 团宠八零:嫁最猛硬汉生最萌崽崽 少爷别追了,夫人重生只想暴富 为了上大学,我上交九千年蟠桃 官运:从小秘书开始平步青云 迟来亲情比草贱,断绝关系你哭啥 冥府归来,我掌控生灵 瘾爱,吻她停不下来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