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立国之基(1 / 2)

由于崇祯年间连年战乱,大明开始大批扩军,由此催生出了大批武将。

崇祯皇帝没有钱发军饷,那么扩军之后,军士的军饷就只能由将领自己解决,而对于军士来说,谁给他们发钱,或者谁让他们抢钱,他们就为谁卖命。

因此,崇祯后期,许多将领成了事实上的军阀,诸如吴三桂、黄得功、左良玉等人,都是如此。

谁手里有兵,谁就有话语权。

虽然这些军阀都是由崇祯一手提拔的,但是到了后面,就连崇祯都无法再掌控他们,而朱由检一个新登基的少年天子,就更不可能让所有军阀都服从掌控了。

数日后,朱慈烺赶到中都凤阳,在朱元璋时期,凤阳就已经建起了皇城宫殿,虽然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但是只需要修缮一下,也不是不能用。

但是,在如何修缮宫殿的问题上,朝堂上却是有了分歧。

在一众大臣眼中,修缮宫殿非常简单,只要从民间征发徭役便可,按照以往的惯例,只需要给这些徭役管饭,他们就得无偿地来为皇家干活。

但是,在朱慈烺看来,征发徭役,是一件劳民之事,百姓生活本就艰难,许多百姓已经连饭都吃不起,更何况,大明的吏治已经腐败到了极点,譬如规定官吏每天给百姓管两顿饭,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每天只给一顿。

而就是这一顿里面,还掺杂着不少糟糠,甚至是砂石。

因此,大明的徭役制度,朱慈烺必须要给他改一改了。

“陛下,祖制不可轻动,征发徭役,是太祖传下来的制度,岂可随意变更。”

“是啊,陛下这些时日做的变动已经够多了,如果再改这个,可能会牵动更多人的利益,不仅仅是服徭役的百姓。”

“不错,现在正是内忧外患之际,若是轻易改制,容易招致更大的祸患啊。”

“臣诚请陛下收回成命!”

对于朱慈烺想要改革徭役制度的事,阁臣们众口一词,全部反对。

这并非他们不忠君爱国,恰恰相反,他们是真的在为大明考虑。

征发徭役,受益最大的是谁?不是朱慈烺,而是当地的官吏和地主豪强。

每一次征发徭役,都需要银两去购买粮食,才能够供给服徭役的百姓的伙食,粮食从哪里去买?无非就是当地地主豪强,但地主那么多,官吏如何选择购买哪家粮食,这就需要看哪家的“诚意”最足了。

地主孝敬了官吏银两,但他们可不是冤大头,在敲定之后,他们会以远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将粮食出售,但这影响不到官吏,因为这些银两,全都是从国库当中出去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算好,但买完粮食之后,负责执行的吏员依然会进行克扣,每日本来应该拨出五斗粮食,但吏员只拨出一斗,里面还掺满了糠米。

这样的伙食,服徭役的百姓怎么可能吃得饱。想要吃饱怎么办?很简单,拿钱来买粮食。

因此,在明朝,只要国家大兴土木,就必然会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国家和百姓都没有落得什么好处。

唯一能够在这其中获得好处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地主豪强。

朱慈烺如果变动徭役制度,那么,这些地主和官吏,一定会激烈地反对朱慈烺的统治,尤其是在这样风雨飘摇的环境下,无疑是让大明陷入更大的危机。

但是,朱慈烺不这么认为。

“诸位,朕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敢问我大明立国之本,建国之基是什么?”

“陛下奉天承运,统御万民,我大明立国之本,一为天命,二为万民,正因如此,陛下才不能轻易改动祖制,以免激起民变。”倪元璐高举笏板,坚持道。

“天者,虚妄也,倘若那九天之上真有昊天上帝,不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吗?那他忍心看饿殍满地,看哀鸿遍野?如果是这样一个天,那朕不敬也罢!”

“陛下,这……”

一众大臣听到朱慈烺这种惊人之语,都是大吃一惊,他们之中不乏务实之辈,诸如方岳贡、李邦华就相当注重实务,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朱慈烺竟然是直接将自秦汉以来就高高在上的天批得一文不值。

“所谓天人感应,是为了规范皇权,而不是让豪强鱼肉乡里的!”朱慈烺缓缓道,“若是董仲舒知晓他的学说后世成了这般模样,恐怕连棺材板都按不住。”

“陛下说的是。”

一众阁臣还能说什么?朱慈烺和崇祯不一样,崇祯后期的政令不出紫禁城,那是因为崇祯已经无人可用。

但是朱慈烺不同,他直接自领了兵事院院长,麾下五个军,几乎都直属于朱慈烺,只对朱慈烺誓死效忠,因此,朱慈烺的强势,要远远超过了崇祯。

面对一个强势的皇帝,内阁唯一的作用,就是充当参谋和秘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出出主意而已。

“倪阁老方才还提到,我大明的立国之本是万民。”

顿了顿,朱慈烺又是说道:“太祖起于微末之中

最新小说: 无限惊悚:咸鱼的我被迫成了大佬 末世降临:我有沙盒游戏系统 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 末日:永失所爱的我创死了所有人 拥有骑砍面板的我在权游国度乱杀 最强野心家 简化升级条件,从召唤蚁族开始 死而复生做岛主 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海克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