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术算天才(1 / 2)

此刻,北京城,京城书院。

书院中的年轻士子早已听闻,朱慈烺在取得监国大权后的一天内雷厉风行,直接杀掉了骆养性,又将李国桢给法办,这让众多士子兴奋不已。

“我早就说过,太子殿下具有明君之相,现在一出手,便是处置了那些不法之辈,想来不久之后,就会对那些贪腐文官下手了。”

“真可惜当时我在书院读书,未曾看到骆养性被杀的场景,不过光是想想都是大快人心。”

“萧安邦,你怎么还在看这些术算之学,这些都是小道,待到太子殿下启用我等的时候,可都是要凭借圣贤之书来治国的。”

名叫萧安邦的学子挠了挠头,憨憨一笑道:“我对于治国平天下不感兴趣,只是这术算之学,高深莫测,确实有值得钻研之处。”

“呦,你手上这是什么书?我怎么没见过?”不少士子见到萧安邦手中的书,都是好奇地凑了过来。

“几何原本?这是什么东西?”

“此书是我祖父引入的番邦术算之书。”另一名身穿青袍的学子笑道,“想不到萧兄手上也有一本。”

此时,朱慈烺正走入书院,听到众多学子的议论,顿时是来了兴趣。

明代的学子,治国理政几乎都是靠着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对于注经钻研极深,但涉及到其他方面,几乎都是睁眼瞎,除了少数士子有涉猎百家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死守儒家经义。

但是朱慈烺知道,只是死守儒家经义,那这些士子的前途,乃至是大明的前途,都将会被局限,朱慈烺不希望自己的朝堂之上全是只读圣贤书的儒士,更希望自己的朝堂上百家争鸣。

听说萧安邦居然在读几何原本,朱慈烺一阵惊喜。

“不错,此书确实值得一读。”朱慈烺走入书院中,赞叹道,“我也对于术算之术略有了解,实在想不到,书院中竟也有同门阅览此书。”

“参见太子殿下。”众学子见朱慈烺到来,纷纷下拜。

“不必多礼。”朱慈烺微笑道,“你我师出同门,都是蒋公弟子,何必行此大礼。”

“太子殿下刚才是说,也读过我祖父的著述?”那青袍学子刚一起身,便是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祖父?”朱慈烺稍稍一怔,《几何原本》此书是徐光启和利玛窦两人共同翻译的,此人黑发黑眼,显然不可能是利玛窦那个洋鬼子的后裔,如此看来,便是徐光启的后人了。

“学生名为徐尔路,祖父讳光启,字子先。”徐尔路激动不已,作为徐光启的孙子,他对于自己爷爷的研究相当感兴趣,但是徐光启在数学、农学、军事方面的著作,全都被人忽视,整个大明朝廷提的最多的,只有《崇祯历法》。

因此,徐尔路只能将自己的兴趣深藏起来,随着大流去读四书五经。

“徐公的后人?”朱慈烺颇为吃惊地看了徐尔路一眼,问道,“那你祖父的著述,都还保存着吗?”

“学生家中有书稿,除此之外,全部著述,学生已经烂熟于心。”徐尔路抬头挺胸,颇为骄傲,不仅仅为自己,也是为了徐光启。

时隔多年,徐光启的著述终于有人重视了。

“不错。”朱慈烺赞许不已道,“徐公的著述,对我大明来说可谓是功德无量,我看过之后受益匪浅,待到日后开科举,在四书五经之外,必要加上一门算学。”

“殿下此言当真?”一旁静静看书的萧安邦听到这话,也是猛然起身,倒是把朱慈烺吓了一跳。

“这是自然,当然,开始的难度不会太难,往后才会慢慢增大难度。”

“无妨,即使难度再高,学生也有信心。”萧安邦信心满满,术算这一学科是他一直以来的兴趣,对他来说,四书五经只是不得不学的考试科目,术算才是自己的人生目标。

“那你俩且互相考校考校?”朱慈烺闻言,立刻对徐尔路道。

之所以让徐尔路考校而不是自己亲自出题,纯粹是因为朱慈烺自己的数学也不怎么样,只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

徐尔路闻言,立刻是出题道:“有方城不知占地几何,四门皆由墙中洞开,自北二十步有一树,自南十四步而西一千七百七十五又有一树,问此城边长几何?”

萧安邦只是略加思索,立刻答道:“二百五十步。”

“这么快?”朱慈烺震惊,他连算式都没有想好,萧安邦就已经报出了答案。

“学生认输。”徐尔路倒也干脆,直言道,“方才的题目,学生自己做的时候,起码想了三刻钟,萧兄一刻钟不到,且未动纸笔,令人佩服。”

而其他的学子此时此刻,早已是目瞪口呆,朱慈烺起码还能够想到解题思路,而这些只读了四书五经的学子,却是连怎么算都不知道。

“萧公子今年多大年岁?”朱慈烺看萧安邦面容尚且稚嫩,不由得问道。

“学生今年十六。”

“果然是少年英杰!”朱慈烺不由得鼓掌赞叹,却突然意识到了一丝尴尬,

最新小说: 死而复生做岛主 末日:永失所爱的我创死了所有人 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 末世降临:我有沙盒游戏系统 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海克斯系统! 无限惊悚:咸鱼的我被迫成了大佬 最强野心家 拥有骑砍面板的我在权游国度乱杀 简化升级条件,从召唤蚁族开始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