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大明:带着未来皇后一起逃家 > 第一百五十章 灵山卫战力成迷,何不为他叙功

第一百五十章 灵山卫战力成迷,何不为他叙功(1 / 2)

坐着来自琴岛的新式四轮马车,玻璃窗替吴昌时阻隔了窗外,街面上的嘈杂声音。

才在他凝神细思时,忽隐隐听到有人在高声叫嚷,

“快看哪,琴岛新出的纸笔套装,赶快来买,到货不多……”

“纸笔套装”?

带着疑问,拉响车上的铃铛,车夫在街边停下马车。

站在马车后面的长随,会意的来到车窗前,

“大人?”

“去,把那什么纸笔套装弄一套来!”

那长随躬身应了,转身向街边跑去。

那处小店,此刻当真人声鼎沸。

纸笔于大明民间固然不缺,但传统造纸术的产品,就一个字——贵。

根本不是寻常人家,能买到且长期负担的。

但此刻琴岛出产的玻璃钢笔与挺括白纸,却令人意外的十分便宜。

这令自古便注重教育的大明百姓,有了使用便宜纸笔的机会。

更难得的是,因为纸张大量生产,各种廉价书籍,立即就印的天翻地覆。

嗯,这符合基建狂魔的个性!

无论进军哪个行业,都要把产品干到白菜价。

不同的是盛世时依靠相对低的人工成本,在这儿朱慈烽依靠的是,没人会玩的机械化流水线。

转眼长随提了个纸袋子回来,隔着车窗双手举在头顶。

伸手接过牛皮纸袋,吴昌时先拉了下铃铛要马车行起,然后才打开马车细看。

里面是好厚一沓挺括白纸,比寻常用的宣纸要厚、要白,手感也硬些。

随手抽出一张,将纸摊在马车对坐位之间的小几上。

随即从里面又掏出个装了靛蓝的尖顶玻璃瓶,最后却是一管有着华丽琉璃尖,没见过的笔。

正不知道如何用,又在纸袋里发现了一张说明书。

随手把那玻璃笔管子后面的小塞子拔开,把墨水瓶颠倒里面的墨水,就一滴滴落在装满棉花的竹管中。

还是照着执毛笔的样儿,开始在那挺括白纸上写字。

蓝色的笔迹在光滑的玻璃笔尖下,出现在白纸上。

从未见过蓝色钢笔笔迹的他眼前一亮,心中立即断定,这是读书人会喜欢的东西。

这笔可毫不费力写下蝇头小楷,一张纸上比起过去用毛笔,要多写几千上百的字。

而且这笔还不需要老蘸墨,想来只要笔管里的墨水未用完,就能一直写下去。

虽然与用习惯的毛笔相比,玻璃笔硬了些,写的字有些僵硬,也少了毛笔笔触丰富的变化。

但的实用性方面,比起毛笔自然要好许多。

看袋子上印的“琴岛纸业”,细细品了下,感觉这琴岛是越来越大。

仅他就见过“琴岛快运”,“琴岛精纺”,“琴岛日化”,“琴岛水业”,现在又出来个“琴岛纸业”,这些家伙……

尤其“琴岛水业”,那什么“龙王赐露桩”在京城附近山上、河湾到处都有。

而京城的人对于那什么“龙王赐露桩”所产的水则推崇备至,说什么越喝越有仙家味道。

“真是狗屁不通!”

心中不快的哼了声,他的马车很快到了地方。

从御书房出来,文选郎中吴昌时并没有回家,反而奔向陈新甲的宅子。

作为兵部尚书,此刻陈新甲感觉到深深的危机正降临在自己身上。

辽东大败,是他以缺钱粮为由,催着快战的。

这与崇祯和洪承畴最初想法相悖,他们都认为稳中缓进是为正策。

虽然他与司礼太监王德化甚厚,但眼下辽东一败,却大大的使他感受到危机。

此刻在家中花厅摆下丰盛宴席,款待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门下客盛顺、董廷献二人。

三人一直在花厅里闲谈,等着入宫奏对的文选郎中吴昌时回来。

虽然陈新甲贵为兵部尚书,但他深知三人是周延儒一党。

若要求那大佬出来替自己说话,没有三人引见是不成的。

“辽东战事糜烂,皇上调了灵山卫一个卫指挥使前去救援……”

不知其事的陈新甲摇头赞叹,虽然此刻辽东战事趋缓,灵山卫指挥使大胜。

但他照旧对于崇祯派出一个卫所指挥使去辽东,实在不大理解。

盛顺与董廷献交换了下目光,均知陈新甲并不知道那灵山卫指挥使真实身份。

二人也不说破,只是继续听着他语带怨气的吐槽。

反正此刻是他陈新甲怕被皇上追究责任,与周延儒一系并无关系。

恰在此刻有门子来报,吴昌时到了门口。陈新甲诺大一个兵部尚书,亲自出门相迎。

“吴大人,一路辛苦,请……请……”

当着文选郎中吴昌时陈新甲却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对他显出十二分的热情。

回到花厅,酒过三巡之后,才问起御书房奏

最新小说: 史上第一豪横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对弈江山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