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大明:带着未来皇后一起逃家 > 第四十六章 最年轻的将军

第四十六章 最年轻的将军(1 / 2)

一封来自豫州战场的战报,翻山越领到达京城,很快被王承恩得到。

心中惊讶的他捏着战报,迈着步子使用宫里允许的,最大速度奔向御书房。

离着老远,不顾附近大汉将军警告的眼神,他已经连声高呼,

“皇上……皇上……大喜、大捷,天大的大捷,天大的大捷哪……”

他的呼喊声惊动了正发愁的崇祯,

陕州大旱、病疫肆虐,

鲁州大旱、病疫肆虐,

晋州大旱、将端肆虐,

甚至顺天府也上报,出现旱情、发现疫灾。

唯一的好消息来自鲁州巡抚,其曰鲁州灵山卫辖下新建琴岛千户所,提出防疫之法、渗灌除旱之法、蝗过留青且驱鸡鸭以治蝗的治蝗法。

所谓驱蚤防疫是说,此时的疙瘩瘟,起自饥民为食掘鼠穴以得其粮,而染鼠身跳蚤,是为疙瘩瘟之起源。

只需驱鼠、蚤,且紧袖管、裤腿,同时净布覆口鼻,使蚤和病气不得入,瘟疫自除。

所谓渗灌除旱法,是为埋管道于地下,注水使其只在地下滋润作物的根部。

无须漫灌,自用水甚少。亦因未漫灌,地里垄间杂草无水难生。

所谓治蝗法里的蝗过留青,意为于蝗群所过之地,遗留最多之植或未受蝗伤之植,便为治蝗良药。

蝗,虽为虫,亦有灵,于其有毒、有害者不食。

至于驱鸡鸭治蝗,只要数量够,蝗虫根本不是问题。

只可惜最后这种手段,在交通不便,又饿殍遍野的大明朝,恐难为之。

这个折子中所提到的几种办法,崇祯已经指示要户部尽快在各州县推行。

恰在他揉着批奏折批的发花的眼睛时,外面突然传来王承恩的大呼小叫。

这几天除去繁重政务,便是思念那个逃家的儿子。不知道他此刻流落在哪里,又能办得成什么事情。

“这傻小子,出门前也不知道,在宫里各处弄些金银。一点不懂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的世情……”

那叫声越来越近,思念儿子的崇祯根本没有听出来,他喊叫的是什么。

直到来到门外的王承恩大喊一声,

“皇上豫州大捷,总督傅宗龙发来战报,琴岛千户所千户黄天正,于开封府东北大破十八子反军革左五营部,斩首五千余,俘两万余,俱已经押到东昌府待验!”

说着王承恩把那战报规规矩矩递上来,他嘴里依旧不停,

“皇上,那傅督麾下此战其他诸将亦斩获颇丰。只是他着重夸那黄千户,不过十四岁少年。本兵额仅只千余,其却以私产养兵。率军两千五百余,自灵山卫驰援……”

紧着看战报的崇祯,发现除去王承恩所说,还提到那少年千户擒了革左五营的正副主帅,争世王贺锦、左金王蔺养成二人。

十四岁、少年千户、斩首五千余、俘敌两万余、琴岛千户所……

最后个这个关键词,却使崇祯想起什么,忙拿起他刚刚批注的,来自鲁州巡抚的折子。

“又是琴岛千户所,此千户当真乃人杰也。下马能提驱旱、治疫、除蝗三法。上马用兵两千,便灭革左五营,此少年……”

说到此少年时,猛然想到逃家不知去向的儿子,他也恰是十四岁啊!

念极此他又拿起鲁州巡抚的折子细看。

那折子上提到,那少年千户原还是胶州的秀才,以胶州榜首之名入学。

后因其户灵山岛百户所为海寇所剩,全家身死灵山岛。

只余他与家里童养媳,才得以袭其父之职为灵山卫百户。

后在剿灭灵山岛海寇时,身先士卒一往无前,以作战勇猛升千户,并受命在琴岛建新千户所。

拼命在战报与奏折中寻找,崇祯希望能找到儿子的丝毫踪迹。

然而人家有童养媳,又是子承父职。想了想他最终放弃,反是问王承恩,

“王承恩,此少年千户立此大功,你道该升他个什么官哪?”

“皇上,他一个十四岁的娃娃,已然是千户了。但以他功劳而言,即便连升三级都不为过。”

说着话悄看崇祯脸色,然后继续说,

“皇上,不若先升那卫所指挥使,到鲁州都司为官。然后再升那黄千户做灵山卫的指挥使,如此……”

听到王承恩的话,崇祯不禁大摇其头,

“王恩承,你怎生如此小气。看看鲁州巡抚的折子,你便知道,那是个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民的角色!”

说罢打发走的王承恩,却悄悄的写起一封信送给夏云龙。

即要看看那少年英雄是何等样人物,私心之中也期待,那正是自己儿子朱慈烽。

不久之后朝廷的升赏消息传到傅宗龙那里,随后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慈烽。

“恭喜黄指挥使,如此灵山卫所尽是你的。皇上还升你宣武将军,加授骑都尉之职。黄将军,你已经是堂堂从四

最新小说: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对弈江山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史上第一豪横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