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99章 知子莫若父

第699章 知子莫若父(2 / 3)

“曲沃代翼第一战”,曲沃败,晋君胜。

壮志未酬的曲沃桓叔死后,其子鲜继立,是为曲沃庄伯。

双方斗争还在继续,而且随着血缘关系的日渐疏远,双方的斗争更加惨烈,直至一方轰然倒下……

最终,曲沃桓叔姬成师一系彻底打败姬仇一系,夺得晋国正统地位。

算下来,从曲沃桓叔初封曲沃,至武公灭晋,并代晋为诸侯,前后经过祖孙三代,长达六十七年,时间不可谓不长,斗争不可谓不曲折残酷。

不过,曲沃代翼,同样是为晋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庆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公子熙,缓声道:“熙儿,你可知道,晋国曲沃代翼的积极意义何在?”

“积极意义?”

吴熙愣了一下,然后暗暗思索片刻后,回答道:“父王,儿臣以为,晋国曲沃代翼的积极意义,应该是曲沃系子孙,桓庄之族(成师的后裔)居庙堂之高。”

“在曲沃代翼后,在晋武公及其子晋献公在位期间,晋国不断开疆拓土,吞并周边十六国。”

“儿臣想,若无曲沃代翼,之后的晋文公称霸、晋襄公接霸、乃至晋悼公复霸,晋国长达一百多年的霸业,应当不会出现,或不可持续!”

庆忌微微颔首,又眯着眼睛问道:“那,消极意义何在?”

“若说消极意义,曲沃代翼开了小宗灭掉大宗的先河,对周礼是一种巨大挑战,而今的晋侯失之权柄,与昔日的曲沃代翼也不无关系。”

“善。”

庆忌语重心长的道:“熙儿,你明白就好。”

“曲沃代翼的六十七年间,昭侯、孝侯、哀侯、小子侯、晋侯缗这五位国君被杀,鄂侯遭到流放,同室操戈,何其不幸?”

“这也为晋室敲响了丧钟。自那之后,曲沃武公一脉晋侯,不再信任自己的兄弟子侄,对外人委以重任,以至于六卿做大,把持国政,以有今日之危难矣。”

庆忌这样意味深长的告戒公子熙。

自然是有他的用意。

公子熙这个人,野心勃勃,一直都在觊觎王位。

哪怕是庆忌已经立了吴恒为储君,公子熙都不服气……

如之奈何?

难道要让兄弟相残,同室操戈的悲剧,在吴国上演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

庆忌难以因为自己的判断,去处死公子熙……

这不是误判的问题。

庆忌基本上已经确定,在他百年之后,公子熙多半会起兵作乱,而且以公子熙笼络人心的本事,还有自身出众的能力,跟太子恒分庭抗礼问题不大!

所以,在是否将自己的诸公子分封出去的问题上,庆忌是存在疑虑的。

“父王,对晋国的曲沃代翼故事,儿臣一定引以为戒!”

公子熙朝着庆忌躬身作揖后,似乎是情真意切的说道:“儿臣日后一定好生辅左太子,请父王放心。”

“……”

但愿如此吧!

庆忌只能是这样的想法。

其实,在庆忌的心里,还是想“优胜劣汰”的。

王位,有能者居之!

凭什么太子恒是嫡长子,就能成为吴国的储君?

换做庆忌,也不会服气。

庆忌这样的心性,估计是被公子熙继承到了。

知子莫若父!

庆忌何尝不看好公子熙?

他的儿子一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虽也有性格缺陷,也是无伤大雅的。

但,曲沃代翼之事,也让庆忌不得不慎重。

要知道,在曲沃武公(晋武公)之后,桓庄之族们在晋国扩张战争中屡立功勋,多有分封。

那一伙人很快就开始做起美梦,想再演一出曲沃代翼的历史剧。

到晋献公那一代,桓、庄后裔众多,虽与献公同族,但逼胁君位,献公深为忧虑。

晋献公敏锐的意识到桓庄之族势大,严重威胁着大宗的统治,唯恐自己成为又一个晋文侯。于是,晋献公与大司空士蒍谋划。

终于同室操戈,对自己的族人痛下杀手了。

公元前669年,士蒍唆使群公子尽杀游氏全族,又受命建都城聚,集桓、庄群公子居之。

同年冬,献公发兵围群公子,兵刃车厢城,桓、庄之族多被杀,残存者逃往虢国。

除开极少数如郄氏、栾氏、韩氏等亲己派,其余公族永远消失了……

自那以后,晋国的公族便不再是直接左右晋国朝堂的政治集团。

更为严重的是,不任公族竟成为晋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

之后的骊姬之乱,也只不过是将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而已,“不续群公子”已成国策。

到晋文公称霸中原时,作三军六卿,晋国六卿如同一把双刃剑一边保卫着晋国霸业,同时还在蚕食着晋侯的君权,直至三家分晋!

“水淹绛城之事,暂且

最新小说: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史上第一豪横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对弈江山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