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五十)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五十)(1 / 3)

四十八、《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井》卦内容的诸家易说

1、诸家易说

(巽下坎上)井:

郑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井以汲人,水无空竭,犹人君以政教养天下,惠泽无穷也。

“改邑不改井,”

虞翻曰:泰初之五也。《坤》为邑,《乾》初之五折《坤》。故“改邑”。初为旧井,四应甃之,故“不改井”。

“无丧无得,往来井井。”

虞翻曰:无丧,《泰》初之五。《坤》象毁坏,故“无丧”。五来之初,失位无应,故“无得”。《坎》为通,故“往来井井”。往谓之五,来谓之初也。

“汔至,亦未繘井,”

虞翻曰:《巽》绳,为繘,汔,几也。谓二也。几至初改,未繘井,未有功也。

“羸其瓶,凶。”

虞翻曰:羸钩罗也。《艮》为手,《巽》为繘,《离》为瓶,手繘折其中,故“赢其瓶”。体《兑》毁缺,瓶缺漏,故“凶”矣。

干宝曰:水,殷德也。木,周德也,夫井,德之地也。所以养民性命而清洁之主者也。自《震》化行,至于五世,改殷纣比屋之乱俗,而不易成汤昭假之法度也。故曰“改邑不改井”。二代之制,各因时宜,损益虽异,括囊则同,故曰“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当殷之末,井道之穷,故曰“汔至”。周德虽兴,未及革正,故曰“亦未繘井”。井泥为秽,百姓无聊,比者之间,交受涂炭,故曰“羸其瓶,凶”矣。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干宝曰:在《井》之下体,本土爻,故曰“泥”也。井而为泥,则不可食,故曰“不食”。此托纣之秽政不可以养民也。旧井,谓殷之未丧师也。亦皆清洁,无水禽之秽,又是况泥土乎!故“旧井无禽”矣。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虞翻曰:《巽》为谷,为鲋。小鲜也。《离》为瓮。瓮瓶毁缺,羸其瓶凶,故“瓮敝漏”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荀爽曰:渫去秽浊,清洁之意也,三者得正,故曰“井渫”。不得据阴,喻不得用,故曰“不食”。道既不行,故“我心恻”。

“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荀爽曰:谓五可用汲三,则王道明而天下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

荀爽曰:《坎》性下降,嫌于从三。能自修正,以甃辅五。故“无咎”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虞翻曰:泉自下出称井。周七月,夏之五月,阴气在下。二已变《坎》,十一月为寒泉。初二已变,体《噬嗑》食。故“冽寒泉食”矣。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虞翻曰:幕,盖也。收,谓以辘轳收繘也。《坎》为车,应《巽》绳,为繘。故“井收勿幕”。有孚谓五《坎》。《坎》为孚,故“元吉”也。”

2、易说批判

《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井》卦爻辞所编汇的注释共有四家,依然汇编虞翻的注释内容最多。

唐代李鼎祚撰的《周易集解》里对《井》的注释,多是引用虞翻的说法,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是以\"象数\"注释今本《周易》的代表人物。

《井》文本是一篇美文,又是一篇很好理解的文章,看被虞翻注释的弄成了什么样了。

对《井》里的所谓卦辞,而引干宝的说法,听起来倒是蛮有道理。把今本《周易·井》的卦符号里的八卦取象,即《坎》水与《巽》木。以此把\"水\"比作\"殷德也\",把\"木\"比作\"周德也\",比喻两朝代。而把《井》比作“德之地也。所以养民性命而清洁之主者也”,这一句的比喻说法倒也正确。但对所谓《井》卦卦辞总体比喻说法则是牵强附会的。如以下说法“自《震》化行,至于五世,改殷纣比屋之乱俗,而不易成汤昭假之法度也。故曰\"改邑不改井\"。二代之制,各因时宜,损益虽异,括囊则同,故曰\"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当殷之末,井道之穷,故曰\"汔至\"。周德虽兴,未及革正,故曰\"亦未繘井\"。井泥为秽,百姓无聊,比者之间,交受涂炭,故曰\"羸其瓶,凶\"矣”。这是把所谓的《井》卦辞,解释成商周历史了。换言之,就是按商周历史写成的《井》卦卦辞。这东晋人干宝,也是以八卦取象穿凿附会而已。因八卦取象最早出现用于卜筮上,也晚于《周易》一书几百年,如何能用八卦取象去穿凿附会《周易》文辞呢?

《周易·井》篇从名称到内容全部是隐喻。这是用“水井”来隐喻君主如何做到“养民”的道理。“养民”就是得民心,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用“水井”来隐喻治国的道理。

原创《周易》(没篡改之前的文本)又是诗性思维下产生的属人类文明史中最早的一部

最新小说: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对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