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五)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五)(1 / 5)

第二章:《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比喻说理

第十四节:《周易》一书《姤》至《困》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四十四、《周易》第四十四篇《姤》文,是为君子讲述婚姤子嗣,善莫大焉的道理

(原文)

“姤,女壮,勿用取女。

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踯躅。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包无鱼,起凶。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姤其角吝,无咎。”

(译文)

“四十四、婚配,过分强势的妇女,不适合娶为妻。

纺线系于纺车的金锭上,真不错,利于长久的工作。看见了伤怀的事(触景伤情),羸弱的母猪在护爱哺乳它的幼崽时,驻足不动。厨房里有鱼,平平安安,但不是用来招待客人所备的。屁股上没了皮肤,行动就艰难。虽遭磨难,但无大的祸害。厨房里没了鱼,开始起了风波。匏瓜绕着杞树上生长,成熟美丽的花纹彰显在外,瓜熟蒂落。婚配如雄性,虽会出现问题,但没有咎害。”

(解读)

《姤》文是论述“婚姻家庭观念”,文中特别是已体现了“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的观念。

本篇的题目是“姤,女壮,勿用取女。”“姤”的意思是“相遇”。在本篇里是指“婚遇”、“婚配”。本篇立论是“婚配,妇女强壮,不可取为妻”。这是何逻辑呢?这正是儒者所认为的妇道观念。但这里只是认为“勿用”,即不可以娶,而并没有出现如何的后果。如“咎”,“凶”这些不好的判词。这说明只是自己掌握而已。在《周易》时期,表明对妇女已有了审美与道德观。西周时期对妇女的规范,有了一套妇道的价值观。即设定了礼教规矩。大抵女子“壮”了不合世俗规范。中国的妇德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已给妇女戴上各种禁锢的锁链。《周易》内容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尊女卑的意识观念。

“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踯躅。”

此句是本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是通过一家庭妇女的生活,并刻画其内心世界的情感,阐释了儒家“无后为大”的男尊女卑及生育观念。儒家并非孔子创立的,早在《周易》一书,以奠定了儒家思想。本段里的“柅”,即纺线的工具。“金柅”:金属(青铜)制成的锭子,即手工纺花车上的一个纺线积存线的锭子。一定量时,线可以从锭子上卸下来。“系”:挂,悬,栓等意。本段是描写一位纺线妇女,见景伤怀之事。纺线女看到了什么呢?她看到了羸弱的母猪在哺乳呵护幼崽时驻足不动。“羸”:瘦弱。“豕”:猪。“孚”:禽鸟孵卵的精心。这里出现的一个“孚”字,同样是指“爱”。是指母猪对其小猪崽的爱护。即母猪哺乳小猪时的那种天性的母爱。“孚”的本义是母亲般的爱。“蹢”(di):蹄子,又通踯躅,徘徊不进的样子。“躅”:足迹。“羸豕孚踯躅”:是指羸弱的母猪在驻足不动的哺乳护爱着小猪。这是纺线女所看到的情景,而引起的伤怀。纺线女是触景伤情,这里依然是隐喻。这里的“见凶”,是指见到伤心或不幸的事。“凶”:指不幸。纺线女是触景勾起了自己的伤心或不幸的事情。是什么事情使防线女子见景伤怀呢?我们一步一步向下看,就看到了防线女子伤怀的事情。

“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这里的“包”通“庖”,即厨房。本段意思是:“厨房里有鱼,平平安安。但这鱼不是招待客人所备的。”那么厨房放鱼是何意呢?这是一种风俗习惯。上古“鱼”是生殖的象征。厨房里放鱼,通过本文来看,显然是祈求怀孕生子有关。“鱼”是祈福怀孕的象征。这里也是运用隐喻。

“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本段还是运用比喻以寓事理。通过屁股没有了皮肤的保护,而行走就困难来比喻道理。但结果是“厉,无大咎也。”只是遭受点磨难,没有大的过错。这是寓意婚后女子没有怀孕,是要遭受指责,但也算不了什么大过错。

“包无鱼,起凶。”

本段与第二段表示的意思相反,这里的“凶”是当“风波”讲,不是什么凶险之事。这是对比“包有鱼,无咎”来讲的。这里是隐喻因女子没有身孕,家庭为此出现了风波。本篇题目是“姤”,指婚姤。结婚后是要生儿育女,这是认为天经地义的大事,是农耕时代的传统观念。西周已是这种观念了,若婚后不能怀孕生子,势必这个家庭为此要起风波。

“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本段依然是比喻,以“包瓜”与“杞树”来寓意所述事情的道理。“包瓜”指匏瓜,今称葫芦。“含”:心里怀着,含在口里。“章”:显,表白。“含章”:指包瓜彰显着成熟美丽的花纹,这是象征那位曾伤怀的纺线女子有了身孕。“有陨自天”,这是指包瓜成熟忽然从天而降,即包瓜从杞树上落下来。瓜熟蒂落,象征防线女子产下子女。

“姤其角,吝,无咎。”

最后还是用比喻,这里的内容与题目是前后呼应

最新小说: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对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