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大发现》(五十)

《周易大发现》(五十)(2 / 4)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谦》:谦亨,君子有终。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劳谦,君子有终,吉。

《观》: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观我生,君子无咎。

观其生,君子无咎。

《剥》:硕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剥庐。

《遁》: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大壮》:小人用壮,君子用罔。

《明夷》: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解》: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夬》: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未济》:君子之光,有孚,吉。

在《周易》一书里共有十五篇里出现“君子”一词,虽然其它篇里没有出现“君子”一词,可同是为“君子”讲述的安邦治国的政治道理。《大象传》共64条,其中53条是论“君子”,是承继了《周易》里的君子理念。我们从上面所引述的《周易》一书里的“君子论”,是能够看明白《周易》构建的是一种政治理念。哪里是卜筮之书呢?自《周易》构建起君子理念的链条至到春秋战国的君子论都是这链条上的一环,并且是不断的发挥与发展,且具有时代的特色。

《大象》既继承了《周易》里的君子论,而又赋予君子新的道德政治内涵。但《大象》文释《周易》而阐发君子理念时看似是通过春秋文本《周易》里的卦画符号的取象而类比联想出来的新思想,实则是对《周易》每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其内涵是君子的道德与治国的观念。同样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是论述君子如何修德教民,治国安天下的政治道理。这六十四条《大象》文除少有用“先王”、“后”、“大人”外,其余全用“君子”一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天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

从《大象》释《周易》的体例来看,优如《诗》里的起兴那样。但《大象》文又不同于《诗》里的起兴那样写作手法。咋一看《大象》文用八种物象类如“起兴”,可又文不对题,风马牛不相及。可《大象》就是按每一个卦画符号里已赋予进去的八种物象内容,点出《周易》每篇的名称而所发出的一凡道理来。如《遁》篇里所释《周易》的《大象》曰是:“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这“天下有山”就是通过《遁》里的一个“六联体”符号的上三画为八经卦的“乾”卦符号取象为“天”,和下三画符号为八经卦里的“艮”卦符号取象为“山”。这些“八卦取象”是后于《周易》而产生的类象内容,也被后人看成是《周易》里的东西了。

春秋史巫就是通过原创《周易》一书里所同的排序六十四个“六联体”画符号改造做为算卦工具,变六十四卦画称法,以取象来类比人事吉凶,当然也有以取象说明道理。这《大象》实受时代的习惯思维影响,而阐发《周易》里的义理内涵时,也是用那八卦取象来言明每一“六联体”符号。

如《大象》作者通过《遁》里的那个“六联体”符号(后称“卦画符号”)里取象的“天”与“山”来说“天下有山:《遁》”。作者通过“天下有山”是言明《遁》里的那个“六联体”符号,接着阐发出“《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的儒家道德政治理论来。而不是以“天下有山”所引申出“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的,本身这是如何也联想不到一块呀?既非起兴,又非比喻。若算“天下有山”用来比喻,但也比喻不出“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的道理来呀?总之是没有可比的内在关联。凡认为《大象》文是通过八卦取象阐发出一凡政治道理就理解错了,实乃取象只是言说每一篇里的那个“符号”而已,而每一篇名称之后的一句“君子”如何,则是通过《周易》每篇内容阐发出的政治道理。

《周易·遁》篇的本义是为“君子”讲述隐退,即后来说的急流勇退或功成名退。若不能急流勇退否则会引火烧身的儒家仕途观。而正是《大象》文由其阐发出的内容都属政治观,《大象》文的体例是由取象表明的那个“六联体”符号,并引出《周易》里篇名,由此篇阐发出一句“君子”之治的政治理念。“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就是《大象》作者对《遁》阐明的“君子”政治观。故《大象》文表述的内容都属政治观。《大象》文若去掉前面的取象的话,看后句的内容都是很有哲理的。这是一种新的理论构建,已发展了《周易》里的原有政治思想内涵。

《左传·昭公二年》:“二年春,晋候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这里韩宣子看到的“易象”是什么呢?是否

最新小说: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对弈江山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