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周易哲学解读 > 《易学评论》(三十二)

《易学评论》(三十二)(2 / 2)

标榜成是孔子的创作,曾强对《周易》的影响度。

是孔子的名声成就了《周易》,并传播与后世。

其三、《周易》与《易传》合二为一,变成”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一部奇书。

《汉书·艺文志》里说(班固撰,简称《汉志》):“《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东汉班固提出的关于《周易》的时代和作者的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思是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这句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这样一部书能不成为儒家的经之首吗?

《周易》能够升格为”经”,并为五经之首。首先是得亏与”易传”的影响力,其次是”八卦”象数及六十四卦符号衍生的天地之说;最后才是所谓的卦辞思想,当然也不排除占的功用。

是汉代把《易》(《周易》与《易传》)尊奉为经,又把《易》吹成”神”。

其四、《周易》里有一套神秘符号,及《易传·系辞》里的神秘思想,为天道,神权,帝位皇权张目。

其五,《周易》文辞里的忧患意识上的思想道理与《易传》里天地人道思想,决定了其为五经之首的地位。

正如《系辞》里所言“《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的道理,并不是只是能占卜之用,关健是在《周易》占卜之用外还有前三项内容,这占卜之用的《周易》还蕴含着极大的天地人道思想。

也正以上诸因素并与西汉独尊儒术的背景下,《易》(《周易》与《易传》作为首当其中,理应成为经之首。

西汉武帝时,五经之首《易》经,不单单指《周易》,而且包括了《易传》。

如《春秋左氏传》,就是指左氏为《春秋》作“传”。后到西汉《春秋》和《左传》都上升为”经”书。正如战国前期《春秋》并没上升为五经之一,同理已产生了《左传》一书。后来《春秋》是经,《左传》也是经。

”传”本义为传递、传送。引申指传授,又续也,留传之意。

何是出现”传是解经”的说法,不得知。

现在人们说《经》是《经》,《传》是《传》,《传》是解《经》的,这就造成,《传》不是《经》,推而广之《周易》是经,故就称《易经》,《易传》不是经的这种错误认为。

总之、《周易》和《易传》被尊奉为《易》经后,两汉的“易学”是前无有之,后无法比拟的大发展。因两汉大发展的”易学”,既是《易经》的学术,又是独具特色占验象数”易学”。

三、汉占验筮术象数易学为何而勃兴

进入帝制时期不但不反对占卜,而且更是张显了”天人同构”神学思想,已不再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反对占卜迷信,帝制里不需要理性,更是排除真实孔子的理性思想,及荀子的理性思想。

尤其是秦皇汉武更迷信于丹药,寻求长生不老仙术。秦始皇暴毙于过量服用丹药,而汉武帝在位后期,同样追求长生不死,迷信江湖炼丹术,并引发了“巫蛊之祸”,其后果是,皇后和太子相继自杀,数万人因此而死,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其武帝因长时间服用丹药病入膏肓而死亡。

虽《易经》成为经首,又成为官府规定的官学之书,也是做官的进级台阶,更误认《周易》里那套卦符号和八卦取象神秘,再有《系辞》《说卦》里所彰显的八卦筮术学说,在那巫术迷信国度无疑成为两汉时期的占验(占卜术)象数”易学”勃发的因由。

四、两汉时期义理引用《周易》的”易学”思想,与后期以象数注释《易经》义理的”易学”开端

虽然两汉占验象数”易学”偏向歪门邪道,即走向八卦占验诸说上。但两汉文人并没放弃先秦义理引用《周易》文辞传统的继承,始终把《周易》当成一部义理文章,并引用其文句,用于阐明所论事物的道理。

这是理性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到东汉后期结束了前期的占验象数”易学”,开始发展起象数注释《周易》经文的学术。以”象数”去注释《周易》文辞,始于汉代,因汉代所面对的是数字爻题《周易》文本。自此不但以取象,而且以爻题所用六·九之数分阴分阳去附会注释《周易》文辞。

最新小说: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对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