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都市言情 > 魏晋干饭人 > 第1254章 反对

第1254章 反对(1 / 2)

汲渊脸微红,低头应下,“臣这就去和他们商议防灾之事。”

赵含章点头,“明日我会将天灾将临的事登报,提醒百姓做好准备。”

汲渊一惊,忙道:“不妥,万一引起百姓恐慌……”

“我知道,所以才要由朝廷来主持舆论,今日观星台上的事不得外泄,往外披露多少,由我们说了算。”

汲渊这才松了一口气,应下。

赵含章将这事交给赵云欣,她只给了一个宗旨:“徐徐露之,要教会他们防灾抗灾。”

赵云欣应下,处理公务之余还得去工部、太医院和户部找人咨询学习。

比如咨询工部要怎样提醒百姓提前修缮房屋,怎样判断在洪灾中房屋的受损情况,是否还能修补,逃命时怎么逃出快要坍塌或已经坍塌的房屋……

咨询太医院怎么提前预防病疫,淋雨了怎么处理,一般淋雨受寒吃什么药,在野外能不能自己采集等等。

和户部……

那需要咨询的事就更多了,什么作物耐涝,今年应该种啥作物,地里要是被淹了,怎么泄洪,以及水灾过后怎样防治虫害,保证土地肥力等都要问……

唉,大将军的秘书不好做呀。

好在她

撰文者多为六部文书等小官吏。

他们很难见到赵含章发表自己的政见,却知道她一定会看邸报。

若是他们的文章能登上邸报,便相当于在赵含章那里有了一个印象。

所以在察觉到赵云欣在做什么时,对抗洪救灾工作有一定了解的官吏立即写文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了解的也可以投身去了解。

于是读报的人连着读了好几天防洪抗灾的文章,这才有人回过神来,“我知道了,这是要发洪水啊,那日蚀莫非应的是洪灾?”

这属于中等敏锐人群,特别敏锐的一类人,已经在开始囤粮囤货了。

赵瑚速度最快。

他那天一直惴惴不安的等着皇宫里的消息,他既希望赵家军从宫里冲出来告诉他皇帝退位,他们新帝要登基;又害怕有军队冲进他家里喊捉拿反贼……

就在这种期盼又害怕的拉扯中,宫里的消息传出,日蚀示警天下将有大灾,且为洪灾。

郭璞亲口所断。

赵瑚很信任郭璞的,他是相信鬼神的一拨人,不然当初也不会想活殉奴仆给赵长舆。

所以他立即让人去买粮食,“别在洛阳买,洛阳这么多人,能挤出多少粮食给我们?去周边县城,尤其是黄河沿岸的县城,买了粮食后统一送到郡治所在,我们家有房子就放在房子里,没有就租仓库,派人看管,记得和当地郡守打招呼,可别让人把我们粮食给抢了。”

又派人回豫州,“告诉三金,现在我们手上的粮食不往外出了,每日粮铺都限制出售,把粮价上涨一文钱。”

五银一愣,问道:“是哪种粮食?”

赵瑚:“既然没说是哪一种,自然是每一种都涨了,大米,小米,麦子,豆子,全给我涨!”

五银纠结:“要是三娘知道……”

赵瑚:“我就涨了一文,你等着吧,天灾的消息出来,别人只会涨得更凶,你让三金注意着点儿,等他们先涨,朝廷只要不拿那些粮商开刀,都给我跟着涨。”

五银只能应下。

赵瑚预料的不错,甚至在大多数人还未察觉到真的会有天灾时,粮价就开始上涨了。

因为洛阳有人大量囤粮。

赵正忙死了,约谈了几家粮商之后发现见效甚微,干脆去找户部,将此事交给他们。

但市场行为,户部可以约束,却不能完全替代,所以粮价还是上涨。

且在邸报出来,连普通百姓都知道了日蚀是上天示警未来春夏之际有洪灾时,粮价更是一下往上蹦了三文钱。

大臣们都很忧虑,纷纷上书劝说赵含章当安抚百姓,隐瞒天灾的事。

汲渊:“已经公开的事怎能再反口?朝廷的威严还要不要了?”

夏侯仁:“邸报上只登载防洪抗灾的举措,并未明言一定会有灾祸,只要大将军出面说这是朝廷在教化开民,并不是预示有天灾,以大将军的威望,百姓必定信服。”

明预冷笑道:“将来天灾真的出现,百姓岂不怨怼大将军?”

陶乌早就觉得赵含章做错了,此时终于忍不住道:“天下多为愚昧之民,却又自诩聪明,不听号令,故朝廷布告,不当以说明为主,而是当想着怎样使民利益最大,大将军将天灾一事公布,引起恐慌,粮价飞升之后吃亏的还是百姓。”

元立:“粮价飞升关大将军什么事,不是市面上有人大量囤积粮食所致吗?要想粮价回落何等简单,将囤积居奇的粮商、豪族全抓了,把粮食抄出来,民间的粮多了,粮价自然回落。”

陶乌:“你,你当朝廷是什么,打家劫舍的土匪吗?”

元立猛的回头怒视陶乌,“你说谁是匪?”

最新小说: 七零玄学假千金,硬汉大佬追着宠 迟来亲情比草贱,断绝关系你哭啥 冥府归来,我掌控生灵 少爷别追了,夫人重生只想暴富 官运:从小秘书开始平步青云 白月光归来,这隐婚老公我不要了 团宠八零:嫁最猛硬汉生最萌崽崽 瘾爱,吻她停不下来 为了上大学,我上交九千年蟠桃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