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史上最狂太子 > 第560章 口碑全靠同行承托

第560章 口碑全靠同行承托(1 / 2)

这还没过年呢?

福康皇帝就去祖庙,拜他列祖列宗的野猪皮了。

他现在突然间觉得,自个儿比当年自焚在北方皇城的那倒霉同行更惨!

他甚至觉得,当初的摄政王固合泰,你特娘的就不该进关啊!

现在自己面对南方的怪物大隋,实在是心惊胆战。

每天晚上睡觉,他都做噩梦,对方的大军压境直接打过来了。

至于他……

好像是在北方皇城的后山上,找了个歪脖子树去上掉了!

当然,醒来之后,他都觉得莫名其妙。

他怎么可能去上吊?

这个梦简直是莫名其妙!

鞑靼那是啥都不缺,就缺骨气啊!

于是,这一次的朝堂大会,变成了福康皇帝的诉苦大会。

“朕8岁登基!16岁就亲政,让百姓吃上了饭,平了吐蕃之乱,控制了匈奴草原……”巴拉巴拉的一大堆!

大概是说了,这哥们做的那些“丰功伟绩”。

当年老猪皮嗝屁,然后因为固合泰和老猪皮的大儿子抢皇位,又害怕双方内斗,便宜了北隋。最后在各位宗亲的调停之下,由老猪皮最小的儿子,也就是八岁的福康登基,固合泰当摄政王。

最后,又是固合泰,战略眼光毒辣。

趁着吴云作乱,打下了大隋北方皇城,铐响导致吴云失去了地主士绅支持,一举入关,灭掉吴云,夺去了中原半壁江山。

如果按照历史的正确走向,很快隋人江山被灭,几亿隋人被百万鞑靼给奴役。

这里……

顺嘴一提,那就是隋人这夸张的人口,到底是怎么来的?

因为,根据记载,大隋的人口不过八千万。

怎么就达到了几亿人口了?

倒不是说,这太子执政,这八年大家就疯狂生孩子了。、

伴随着西方的番薯、玉米、土豆流入,一方面增加了食物,虽然不养人,但能活人。

北方确实增加了不少人口,南方则是把这些当辅食,大量从周边进口大米、小麦。

当然,靠自己造人,显然这八年是不可能到达这种人口数量的。

这些人口是怎么来的?

凭空冒出来的?

哎,没说错,真就是凭空冒出来的。

当然,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这就要提到大隋之前恶心人的“隐户”了。

这部分人一方面是为了逃避朝廷的税收,没有登记再测,一方面就是那些朝廷勋贵们的家丁、租户了。

因为大隋之前的规定,功名在身,可以免税!

朝廷

这么多人口要吃饭,却收不上税来,你就说大隋灭不灭吧?

那为什么后面这些隐户就出来了!

这就要提到双方各自采用的政策的。

北方鞑靼采用了那些隋奸的政策,摊丁入亩。

以后不再以人口来收税,而是规定你土地拥有多少,缴纳多少税收。

隐户再隐藏,那是压根没必要了!

甚至于,这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了。

也就是说,原来你家四口人,一亩地,你是按照人头来算,你加十口人,一亩地,你就得加税。

这也是为什么,前朝灭亡了,这么多隐户的原因。

但现在,一亩地四口人,你交这么多农税,一亩地十口人,你还是交这么多,那你躲着还有什么意思?

不如如实登记,十口人的家庭,留四口人种地,家中其他人还能去参加其他的工作赚钱。

所以,随着这人口的暴增,福康皇帝这个臭不要脸的麻子!

宣称在自己的治理下,不再饿死人,人口的暴增就是事实,北方进入到了“福康盛世”。

喝!忒!

那南方是怎么解决这问题的呢?

更狠啊!

杀地主士绅,把藩王的土地全给收缴了。

然后,把土地分给百姓。

加几口人,你拥有多少地,以后农税不仅是以登记在册的土地数量来缴纳,而且农业税减半,甚至不交,国家还大力扶持。

试问,隐户还需要隐藏吗?

分地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南北就靠着各自的手段,硬是把这些隐户给弄出来了,自然双方的人口都是在激增!

只是区别在于,哪种制度更强大而已!

有史学家说过,北隋末年这个时期,其实就是比烂的时期!

这个时期,一共出现了三个政权。

一个是短暂统治了中原的匈奴文明,被大隋赶了出去,自己建国了。

这不用说吧?

他们是一群彪悍的战士不假,单破坏厉害,创造乏力,把人还分成了四等,隋人是最下等。

所以,他们滚蛋了!

最新小说: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对弈江山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