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玄幻魔法 > 寒门科举 > 第42章 第 42 章

第42章 第 42 章(1 / 2)

第四十二章

所谓考校学问, 也不会说一上来就出题考核, 总归要先寒暄寒暄。

学政大人虽有官威, 但其毕竟出自翰林, 相比之下,倒是文气更重一些,一瞧便是饱含学识之人。

学政大人问道:“底下众学子便是县里学堂中的佼佼者?”

樊凡等学童站在底下,却是不能随意应答的,除非是学政大人亲点其名。

大塘县昔日的赵知县如今已经升迁至其他地方当知州, 如今执掌大塘县一应事务的是赵知县的同门师弟——周永, 周知县。如今刚上任不久, 倒还不知品行作风是如何。

周知县上前应答:“回大宗师, 各学堂推荐的学童共有十六名, 经过默经一道,十六取八, 余下的便是这些。”

“可曾从乡下学堂抽调学童前来参加考核?”学政大人问道。

听闻学政大人这么问,在场的县学教谕们皆是微微庆幸, 又略有些得意——幸好早有准备,料想到学政大人出身寒门,这次童子会补增了两所乡下族学,铺广了考核面。

若非如此, 当下只怕无法应答, 那可就麻烦了, 惹恼了学政大人可没好果子吃。

周知县赶忙上前应答, 道:“回大宗师, 十六名学童中有四名取自农家学堂,以示公正。”

“善。”学政大人捋捋胡须,微微点头,赞赏道,“农学寒门亦有大才,不可遗辜,十六取四,虽比例小了些,但这番巡游中,唯有本县能做到如此,已是难得。”

得了赞赏,周知县喜悦之情溢于神情,念及在学政面前,又微微收敛,谦虚答道:“昌盛学风乃是属下的本职,愿在所辖之地,不遗明珠,若有不足,还望大宗师多加指点。”

得知学政大人如此看重寒门学子的培养,周知县倒也机灵,当即锦上添花,再为自己“捞”一份功劳,又接着道:“在本县所辖的各村庄中,多设族学、社学,有教无类,学童虽相比县城少了许多,但其中也不乏出类拔萃之辈。此番默经考核中,取得首名的学童樊凡就出自乡下小村,族学里学生不过二三十尔尔。”

以突出典型论政绩,古今皆是如此。

“哦?当真如此。”学政大人大喜,道,“取卷。”

这是要一阅樊凡默经的卷子。

意外的是,底下的一众学子皆是淡淡然,并无羡慕之情。

此事倒也不难想通,即便没有周知县推荐,学政大人查阅默经榜首的卷子也是必然之事。而在辩试之前,仅靠默经取得学政大人的好感,并非什么好事——试想,若是一开始便被捧高了,而在辩试中表现平平或是不佳,前后差距越大,落得的名声就越差。

八名学童当中,并不乏人怀疑樊凡是否有真才实学,甚至料定樊凡在辩试中会露出马脚。

如此想来,自然也就不羡慕樊凡被“点卷”了。

答卷很快被取来,众人本以为学政大人只是略略点看一遍,走走过程,谁料学政竟看得认真,完了还赞许道:“默诵书经之功扎实,所写小楷字虽仍稚嫩,却也算端正……嗯,小荷才露尖尖角,当继续用功,切莫贪快或是自满,读书一道还需稳稳实实的。”

瞧到周知县眼角示意,樊凡连忙上前一步,行礼道:“学生谨记大宗师教诲,定当苦读苦练。”

按正常的套路,到了这里,就该翻篇,而后开始下一项内容——辩试。

不料学政大人并未让樊凡退下,似乎有意要再考校考校。

“年方几何,学业到了那一步?”学政大人闲聊式问道。

樊凡如实答道:“回大宗师,学生今年十岁,已经背诵了四书五经,字义注释却仍还在学。”古时授学,多是先识字背诵,再辨析字义句意,最后才是学作文章。

樊凡方才十岁一事,着实让在场众人吃了一惊,在科考一道上,年轻亦属于一种资本。

“经书诗词各门,可有擅长?”学政大人又问道,言下之意便是——抽个擅长的吧,我要开问了。

这样的情形倒也不少见,一般而言,学童会答一篇自己最熟的书目,尽可能缩小考校范围,学政大人从中提问,如此,总不至于答不上题而丢脸。

令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樊凡竟不走寻常路,答了一句:“小子资历浅,不敢说擅长,若是真论,唯有对对子稍拿得出手。”

此话一出,若非学政大人在场,只怕底下众人要议论纷纷,有人鄙夷其不自量力,有人笑其自讨苦吃,亦有惋惜他太过年轻,不黯路数。

要知道,对对子出题根本无规,可难可易,需要有丰富的学识积累和十分应变,才能做到从容答题。

此番樊凡偏偏选了对对子,岂不是自己挖坑坑自己?

其实不然,樊凡在众多选项中,偏偏挑了对对子,自然有他的考虑,其一便是他对自己肚子中的学识有足够的自信,其二则是料想学政大人到县学考察,总不至于会出太难的题目,其三便是最重要的应变能力了,这恰是他不缺的。

最新小说: 你是天命大反派?可我的女主是天道 修仙:从斩妖开始长生不死 我的徒儿肉身无敌 忘忧大陆 神相魔瞳,瞎子是如何逐鹿中原的 我在大明斩妖除魔长生不死 氪命修行:从横推乱世开始无敌 反派:趁剧情未开始,提前拿下女主 九转妖神 真以为魔尊就没有靠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