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席卷天下 > 第1034章:抵达

第1034章:抵达(2 / 3)

多少奴仆。再来,家族有没有人还在当官,当的又是什么官,也是区分状况的衡量之一。

庾氏有庾翼在当廷尉,桓氏有桓温是个征南将军,谢氏有谢安成为征西中郎将,王氏却是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官员。从各家族的状况来看,原先的四大‘门’阀无疑是王氏最惨。

“王上很是欣赏逸少,莫要为逸少多惹事端。”袁乔说的逸少自然是王羲之,刘彦将王羲之征募成为博士,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可刘彦经常会召去谈话,却是王氏可能再次崛起的机会:“今次得了接待各国使节团的差事,叔虎可要用心办事。”

王彪之自然是恭谨地应了下来。

寿‘春’到建康有将近三百里的路程,沿途有些路段是走水路最好,到了梁郡之后只能是陆路。

汉国消灭东晋小朝廷,对南方说有针对的也是世家,尤其是一些坚持抵抗的世家。那些世家是被桓温率军清剿了个干净,可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好处大于坏处,收归国有的土地很大一部分是租借给了百姓。

新一年到来,‘春’季是耕作的时间,袁乔一路南下能够看到乡野之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对比了一下南北的景象,就感概道:“北方气候突变,‘春’耕难以进行,倒是南方与往年一样。”

在北方,百姓自然也是想要耕作,可老天既不下雪,雨也没有下多少,对于‘春’耕的影响无比之下,谁都在忧虑就算‘春’天播种,到了秋季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收获。

汉国中枢十分肯定旱灾即将到来,却是没有阻止北方的百姓进行耕作,只因为会不会发生灾害是一回事,阻止百姓‘春’耕却必然是会出事。

北方百姓在耕作之后,是被官府以徭役的方式进行征召,各郡县征集了壮劳力的同时,还颁布征工布告,吸引更多不属于徭役的百姓,而不是以强制的行政命令来对百姓进行集中。会这样当然还是因为害怕出事,只能是以正常徭役和劝导方式进行,到了灾害真的发生后,百姓有的只会是感‘激’。

得益于汉军一再击败游牧民族,汉国不管是马还是牛方面都不缺,借鉴了先秦的耕牛租赁方式,北方主要是以马来耕作,南方则是以牛来耕作,各县都有属于官方的耕马和耕牛可供百姓租赁。

袁乔看到正在耕作的乡野,基本就是人驱赶着耕牛在犁田,田野之上正在劳动的人不是固定年龄层,基本是一家子的男‘女’老少都在干活。

“北方要遭灾,南方的担子更重了。”王彪之见袁乔一眼瞪过来,不得不解释:“职不是说增税,是地域职责。”

灾害之年,对未遭灾区域进行增税什么的历朝历代都有那么干,纯粹就是拆西墙补东墙的做法。

刘彦自然也得到过类似的建议,比如对未遭灾的区域进行增税之类的。他经过很严谨的考虑没有接纳意见,却也没有堵死这个建议,含糊提起要根据面对的情况,再来做下一步动作。

“大汉征讨笈多,正是为掠夺粮食而去。”袁乔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低叹一声:“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粮食,不然……”

不然?对外掠夺无法保证粮食,对内的增税就会成为必然,到那个时候南方肯定是要哀声载道。

进入梁郡地界,袁乔得到来自建康的通知,说是第一批使节团已经在京口登岸,由建康令王猛进行安排,是让使节团入了建康城。

第一批抵达汉国的使节团,他们是来自‘波’斯萨珊、两萨特拉普、卡拉巴拉斯、兰巴建纳和季多罗,其中的季多罗使节团根本没有事先通报。

“贵霜后裔的残部?”袁乔当然知道曾经的贵霜帝国,对于还有残部是:“建康令并未安排居所给季多罗?”

王猛得到的名单中并没有季多罗王朝,事实上季多罗使节团也是被‘波’斯萨珊给临时拉上,真没有对汉国这边进行通知,那就别怪王猛没有以官方礼节来接待。

庾龢是已故庾亮的第三个儿子,目前是建康县丞,他受王猛的指派过长江接待袁乔一行人,一些事情也是需要事先进行沟通。

袁乔并没有觉得王猛那么干有什么错,汉国是当世大国,没有必要去看谁的脸‘色’,相反该是别人来看汉国脸‘色’才对。

“季多罗使节团目前是被萨珊使节团收留,龢的上官没有干涉。”庾龢看上去是一个很稳重的人,他其实是谢尚的‘女’婿,取了谢尚长‘女’谢僧要,然后因为谢尚另一个‘女’儿嫁给殷氏的殷歆,因为连襟的关系与殷氏也非常不错。

世家之间的联姻非常频繁,各个家族基本上都有些亲戚关系,恰恰也是因为这样世家才更为统治者忌惮。

‘波’斯萨珊使节团的正使出身王室,名叫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副使是厄古泰.巴赫拉姆。他们整支使节团的人数达到六百人,光是承载人和货物的船只就多达三十艘。

规模第二大的是两萨特拉普,除正副使节之外有三百余人,乘坐的船只却是汉国提供。剩下的各国使节团人数从数十到上百不等,除开卡拉巴拉斯也是乘坐自己的船只之外,其余都是

最新小说: 对弈江山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史上第一豪横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