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一豪横 > 第134章 送上门来,收着吧。

第134章 送上门来,收着吧。(1 / 2)

叶坤装无辜,招手道:

“秦公子别走啊,难道你不用撒尿的吗?都是大男人,你怕个鸡毛啊!”

秦才卫早已经一溜小跑,没影了。

叶坤从茅房出来,洗了手,正遇上秦才卫。

秦才卫揉着肚子:“叶大人,我饿了,我们找个地方吃饭吧,我请客。”

这时候已经是中午,饿了也正常。

叶坤拉着秦才卫的手,笑道:“秦公子远来是客,我哪能让你破费?走吧,我带你去吃大餐。”

小手软软的,很有感觉啊。

秦才卫脸色一红,抽开了手:“那就有劳叶大人了。”

叶坤把手凑在鼻子下闻了闻,笑道:

“秦公子,你的手好香啊,果然是贵公子,保养有方。”

秦才卫更脸红:“叶大人莫说闲话,先吃饭。”

叶坤点头,上了马,带着秦才卫直奔城西匠作坊。

西屏山工业园刚刚规划,那些高级工匠,暂时都在城西匠作营。

高级工匠们,正在吃饭。

叶坤团团抱拳:“各位大师傅辛苦了。”

“叶大人辛苦!”

工匠们放下饭碗,一起还礼。

叶坤询问一边的伙头官:“中午还有饭吗,给我来两份,我和师傅们边吃边聊。”

伙头官急忙去打饭打菜。

叶坤取出怀里的丝绢图纸,挂在黑板旁边:

“各位师傅来看,这是我最新设计的曲辕犁,一共三个型号,尺寸我都标注了……大家把样品搞出来,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再慢慢改良。”

师傅们一起凑上来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伙头官送来两碗饭菜。

叶坤给了秦才卫一份,自己端着饭碗,边吃边给大家讲解:

“农具的生产和使用,是根据历史和地区情况,是渐渐发展的。北方的黄河流域,土壤松软,方便耕种,粮食多,所以人口就多。我们所在的长江以南流域,土壤板结、坚硬,在过去,叫做荒蛮地带。因为土壤板结,所以我们用的木犁,耕田很慢,必须用铜铁犁头,还要两条牛才能拉动……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耕田方式,叫做二牛抬杠。

我这次设计的木犁,把直辕改为曲辕,用一头牛,就可以拉动了。而且曲辕犁便于深耕,会提高粮食产量……”

所谓曲辕犁,就是叶坤穿越前,老家农村的木犁,结构简单,就那么几大件。

而且从来都是一条牛拉动的,不需要两条牛。

大鼎国南方的二牛抬杠犁,把叶坤看得吐血,这不是严重浪费耕牛吗?

本来耕牛就严重缺乏,你还用双牛耕地,不饿死人才怪!

工匠师傅们一合计,笑道:“叶大人,你把犁尖和犁铧弄出来,我们一天就能做出木犁。”

“不,这个都得你们去弄。”

叶坤摇摇头:“我只负责,给你们提供思路,剩下的要你们慢慢琢磨。有技术难度,可以找我探讨。”

铁匠铜匠都抓头皮:“这犁头和犁铧,怎么弄出来?”

根据叶坤的设计,犁头犁铧,全部用青铜。

铜匠们没做过这个形状的。

叶坤笑了:“所以,你们要有个思路啊,先让木匠或者陶土匠,做出犁头犁铧,然后用石膏或者翻砂倒模,做出模具。再把青铜融化,用模具铸造出来,不就没问题了?当然,合格率不会更高,但是残次品可以回炉重做。”

众人恍然大悟。

叶坤笑道:“各位师傅要记住,要想我们的手工制造业发展起来,就必须多工种合作,深度合作,细化分工,才能又快又好地,打造出各种工具。”

秦才卫一边吃饭,一边听讲,已经有些痴了。

叶坤吃了饭,扭头看见秦才卫,问道:“怎么样秦公子,吃得习惯吗?”

“嗯嗯,挺好吃的。”秦才卫连连点头。

午饭的确好吃,因为这是最高级工匠的午餐,黄米蒸饭,有腊肉片、炒油菜、蒸鸡蛋,还有黄豆鱼冻。

叶坤把高级工匠,当成高级将领,给了足够的待遇!

蒸饭是按照煲仔饭的方式做出来的,大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秦才卫第一次吃到这样的饭菜,津津有味。

叶坤已经吃完了,放下碗筷,要去西屏山。

秦才卫狼吞虎咽,把碗里的饭菜吃完,一抹嘴:“我跟你一起。”

匠作营外,秦才卫的八个跟班,正在啃干粮。

叶坤上了马,又去巡查百户村建设。

一路上,叶坤沿途查看百户村的建设,听取各个村长的汇报,让亲兵记录各村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慢慢再想办法。

秦才卫问道:“叶大人,你收了这么多流民,建设这么多新村,要花多少钱啊?”

“所以,感谢你今天给了我三百二十两黄金啊,我又能多建两个百

最新小说: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史上第一豪横 对弈江山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