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门内门外(1 / 2)

吃过饭,方便洗漱完,乔巧没什么事,继续帮乔老太择野菜。

这些荨麻草晒干后碾碎,装进麻袋里储存。等冬天没菜吃了,抓一把用水泡发,便能当成食材熬煮在玉米糊糊里,增加分量和营养。

有条件的,还可以将荨麻碎撒上花椒粉、姜皮末、八角等调料,熬成稀泥状,均匀涂抹在烙好的薄饼上。卷起来吃,口舌留香。

家家户户如此炮制。一到春夏两季,女人孩子主要工作就是挖野菜。

只是大家都在挖,勤快挖,安全点的地方被采摘的差不多。越到后面,越要去找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原身的腿可不就是这样摔折的。

乔老太照常在后院忙乎,乔巧一边择菜,一边看门外。

她这视野,隔间门正对厨房门,厨房门外是院子一角,看不到院外,天地挺狭小的。

但能听听鸟叫虫鸣,聊胜于无添几许乡趣吧。

也不知老余叔说定的轮椅,什么时候能送过来?有了代步工具,她才能走出厨房,走出院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乔老太端着一簸箕泥蛋子走进来,黄中透红的果实,大的如拳头,小的就两三根指头粗细。根茎相连,尚未完全清理。

见乔巧盯着瞧,乔老太随手洗了一个小的,递给她:“三月播下的种,还没完全长好,挖几个尝尝鲜。给,吃吧!”

乔巧擦擦手接过来看,可不就是红苕吗!

古代叫甘薯、番薯、地瓜等等,某些种田文发家必备。可这世界明显已经有了,轮不到她做文章了。

连皮带肉轻轻啃上一口,淡甜的汁水混合着涩口的泥浆味,充斥味蕾。

应该煮熟或烧烤更好吃,乔老太多半以为她馋了,才递给她直接让她生吃。

乔巧很珍惜地吃着这个小红薯。农家的粮食,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

乔老太解下围裙,挂在门背后,舀了瓢水到盆里冲洗手上的污泥。

“四丫头,娘要出门一趟,你一个人照看着家里。晚点等你大嫂回来,叫她把那些个地瓜洗干净煮了,今晚做夜饭吃。”

“娘您要去哪?”

乔巧咽下嘴里的红薯块,赶紧问。

乔老太目光闪烁了下,没有正面回答她这个问题,含糊着:“找个人……”

乔巧眼巴巴地看着乔老太换了身补丁没那么多的青布衣裳,背着一个小背篓离家了。

屋里屋外,静得只听见前院的鸟叫虫鸣、后院鸡咯咯哒的声音,乔巧盯着敞开的厨房门一会,继续吃手里的红薯。

最后,留下一段红薯尖没去除的根茎,叼在嘴里,默默说声:“转换!”

浮现在面前的光幕一闪,乔巧捂着头痛欲裂的脑袋,从嘴里掉出去的根茎,变成了一截银茎。

捡起来仔细看,那茎上所带细须,宛如鬼斧神工,“雕琢”得栩栩如生。

乔巧欣赏了会,才将银茎揉成一团,和先前的金稻草杆一起,收在床下竹箱里。

她大概摸清了自己目前金手指的能力。

应该与自己的精神力或者体质有关。目前她只能转化极细小的东西,等日后她身子好起来,大概可以转换更大的物件,甚至更频繁地转换。

乔巧择着荨麻草,低低哼起前生最喜欢的歌。

“……我来这世界一趟,负重前行,只为碎银几两……一叶轻舟,出没风波里……”

院门外的山路,正有两个骑着骏马的年轻男子迤逦经过。听到路边农舍里飘出来的歌声,不由自主,放缓马缰。

那唱歌人的嗓音很一般,可他们从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调门,更没有听过如此沧桑又有哲理的歌词。

“曾经年少轻狂,鲜衣怒马时,总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为,最终却岁月蹉跎,虚耗光阴……”

落后的男子,一袭云锦圆领战袍,里面贴身软鳞护甲,若隐若现。一头乌黑长发,整整齐齐梳在头顶,用白玉冠挽成发髻。

他略微失神,口中喃喃重复这句歌词时,精致如画的眉眼,透露出一抹淡淡愁绪。

“公子?”

前面骑士回头,疑问地看向落后男子。

“没事……继续走吧。”

男子点头示意,目光清冷,不经意掠过歌声飘出的方位。

对于屋内的乔巧来说,院外的马蹄声甚至没引起她的注意。

摘完一背篓荨麻草,她把簸箕往旁边一推,趴着床沿,又开始做复健运动。

这种模仿并加以想象的锻炼,很是痛苦折磨。她甚至手撑着床板也直不起腰。

一放手,人就倒。

她只能尝试着,一点点按摩自己萎缩的肌肉,一点点试图用大脑,指挥控制自己的腿部神经。

每挪动一分一毫,她都视之为胜利。

至于一不小心扑通栽到床下去,跌得鼻青脸肿,那是习以为常。再挣扎着爬起来就好。

她又一次摔倒在地的时候,田三翠回来了。隔老远,听

最新小说: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 村孤,透视神医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宠婢柒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