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布局九江(1 / 2)

四月底,湘军的三万东征军整装待发,从武昌城出发,船队整齐列阵,开始沿长江向东进发。

武昌城外,旌旗招展,江上船只众多。三万湘军精兵在谭无名的一声令下,开始了这场东征之旅。

谭无名接下来的计划是沿长江顺流而下,依次攻占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最终直达南京城。

长江水流湍急迅猛,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下。

湘军乘船顺流而下,顷刻之间就驶出数十里,船上的士兵们,甚至来不及欣赏江边的美景。

行驶了五日后,湘军很快抵达了九江地界。

九江府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江、湖、河三者交汇之处,是长江和鄱阳湖走廊的要冲。

九江府水运十分便捷,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赣、皖、鄂、湘四省的交汇处。

它离武昌府只有两百多公里,谭无名在攻占了武昌府后,便安排谭成平率领侦察连,乔装成小贩、商人等混入九江城内,及时向湘军的军中传递九江城内的情报。

接到谭成平传递的消息,谭无名大为高兴,亲率三万大军向九江府进发。

在九江的清军闻知湘军即将进攻,守城的江西总督马国柱早已向清廷呼救,声称湘军威胁江南,请求速派大军镇压。

马国柱虽是汉人,却一直死死追随满清。

他在平息江西明军的叛乱和南明军队的反击中立下不少功劳,因而成为清廷首任江西总督。

明军将领金声恒和李成栋的失败,都与马国柱镇压有关。

当谭无名率领大军抵达九江府城下时,清军已囤积了大量物资于城内。

马国柱立即封存囤积的物资,准备与湘军进行一场持久战,他需要等待清军援兵的到来,才有获救的可能。

湘军开始陆续驻扎在九江城外大营,并未急于攻城,而是派出各支部队在水师战船的配合下,夺取了长江北岸以及九江府长江上的战略要地湖口等地。

谭无名认为,驻守九江城的马国柱拥有一万多精兵,据险固守,城内粮草物资足够半年之用,可谓坚不可摧。

湘军马上就全力进攻,很容易陷入了困境,最终只能束手无策,被迫解围撤走。

因此,湘军需要先清除九江府的外围防线,以腾出全力攻城。

九江府是湘军在江西省的首要目标,作为江西的北大门,九江府连接着鄱阳湖和长江,地位非常重要。

对湘军来说,攻占九江府是势在必行的。拿下九江后,就能为夺取江西创造条件。

湘军到时可以从北面、西面、南面三面进攻江西,占领江西到时将给湘军带来更多资源。

毕竟江西省一直以来都是富饶之地,几乎未曾有过战乱,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富裕。

根据谭无名的行动计划,湘军首先对江西北部的鄱阳湖一带的州府展开攻略。

由于清军主力驻守在九江府城内,湘军没遇到多大的抵抗,一路所向披靡,很快就控制了九江府周边的战略要地,只等待攻打九江府城。

五月初,湘军正式开始了对九江府的攻城战。

旌旗招展,战鼓擂响,湘军终于展开了攻城行动。

城外传来的战鼓声,犹在睡梦中的江西总督马国柱,瞬间惊醒。

这时只听见房门砰的一声,被猛地推开,就见一名气喘吁吁的亲随小兵,快步冲了进来。

“大胆!没有禀报就擅自闯入!”马国柱怒斥道。

“将军,不好了!城外有大批湘军,带着大炮向九江城北门进攻!”亲随小兵惊恐地汇报着。

马国柱听后,急忙整装,登上城楼,放眼望去,只见长江上湘军的船队排山倒海而来,煞是壮观。

慌乱间,马国柱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此时扼守九江城的是马国柱手下大将杨捷,他统领着五千名清军士兵,在九江城北门布下防线,负责保卫城池。

为了阻止湘军的进攻,他征集了城内几千名老百姓来帮忙搬运武器,并上城协助防守。

这些老百姓对于这种战事毫无经验,面对城下大军压境的湘军,没有人愿意守城。

杨捷很生气,派遣军士杀了数十人,并派监军监督,这才勉强让老百姓上了城。

虽然老百姓们抱怨声不断,最终还是被迫上城参与防守。

清军兵力有限,要守好四处城门,看管老百姓,还要征募年轻人来支援防守,情况岌岌可危,老百姓时不时有人偷偷逃跑。

谭无名冷冷地注视着九江城,东风大炮已经抵达,攻打九江府城的时刻到了。

他沉声道:“开始攻城,给我狠狠的打!命令炮兵给我集中全力进攻北城,全力开火,不要留手,天黑之前,给我将一千颗炮弹打出去!”

随着他的一声命令,火炮手齐齐走出阵列,来到大炮前。

不多时,三十多门东风大炮一齐轰鸣,对准九江城进行狂轰滥炸。

一发发炮弹带着猛

最新小说: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村孤,透视神医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 宠婢柒娘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