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376章锦衣卫汇报江南局势,老朱的担心

第376章锦衣卫汇报江南局势,老朱的担心(1 / 2)

宋隐的战绩,很快就传遍江南行省的大街小巷,甚至通过锦衣卫的汇报,传递到大明各州府。

宋隐到了江南后,不到半个月,就控制住多半个江南局面。

况且,大明军人还几乎没有伤亡,好几个州府都是所向披靡,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起义军。

当然,宋隐使用攻心术时的承诺对百姓好处太大,因而也让部分百姓半信半疑。

有人无条件地信任宋隐,相信他平定江南后,会帮他们把被官府贪污的银子追回来,更会帮助他们甩掉贫穷,走向富裕。

自然,也有人不信的。

毕竟,这些年来,他们被官府欺压怕了,官官相护,天底下不可能有好官。

所有官员都只是对他们花言巧语,欺骗他们的感情。

想当初,他们还不是因为相信官府,这才拿出家底,结果落得银子和房子全没了。

现在哪怕来人是宋隐,可是百姓心里,已经有了阴影。

江南百姓在半信半疑中,分成态度相反的两大阵营。

正方相信宋隐会带着他们脱贫致富,反方则怀疑宋隐的承诺,不相信他能说到做到。

虽然百姓议论纷纷,也有各种疑问。

可是随着宋隐率领的军队不断

推进,控制住一个又一个州府后,百姓对他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小了。

江南行省中,起义军势力最强的地方,则是临海的州府。

特别是李善长在江南的大本营,形势最为严峻。

宋隐虽然以雷霆之力,不到半个月就收复了大半个江南。

可是起义军的声势仍然浩大。

而且,起义军也从无数的对抗中,获得了许多经验。

他们自主的汇拢,壮大势力。

仿佛,他们正在酝酿什么……

京城,金銮殿。

自从宋隐和徐允恭率领大军直奔江南后,朱元璋就让锦衣卫盯死江南的一举一动。

对于宋隐此次能否收复江南,朝中官员都拭目以待。

有心人都看出来了,江南问题,解决民生虽说重要,可是宋隐却更像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利刃。

韩国公李善长自从回京后上了一次早朝,就再也没有露面。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任何表示。

或许是朱元璋想等江南行省的事情解决后,才会拿一些人开刀。

此时金銮殿上,早朝已经结束。

胡雄带着江南的消息神色匆匆而来。

看到来人是胡雄,朱元璋立刻放下手中的公务。

近期锦衣卫的重心就是盯住江南

局势,朱元璋自然也是重点关注。

李善长没有去江南行省前,那里就是出了名的富裕。

原本还以为李善长去了江南,会大力提升江南财力,从而充盈国库。

想不到,结果却是官逼民反。

甚至当地许多官员都成了贪官污吏。

可是朱元璋老谋深算,他的心思无人能懂。

对于江南问题,现今重点解决民生,而不是第一时间问责官员。

也是考虑到此次事件中,牵涉其中的人位高权重。

自然不能草率处置。

“启禀皇上,臣得到了江南的最新消息。”

闻言,朱元璋眼眸立刻犀利起来。

此次让宋隐担此重任,是他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其他官员,就算是没有站队任何一个派系。

可是在处置江南问题时,保不准他们会畏手畏脚,甚至是阳奉阴违。

事发当日早朝时,六部尚书集体辞官的一幕,依旧历历在目。

六部尚书的权力,在整个朝堂中几乎无人能及。

可是他们还是被人逼到集体辞官,想来这件事情不能简单了。

如果派其他官员去江南,肯定达不到朱元璋想要的结果。

可宋隐就不一样了。

“快说,江南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朱元璋算算时间,宋隐已经去了江南有些时日了。

当即焦急地询问。

想当初,宋隐在朝堂上一口一个这是小事,说得那么轻松,简直令人无法相信。

现在宋隐已经去了江南已经有大半月,朱元璋迫切地想知道,事情是不是真如宋隐说的那般轻松。

当然,如果能够快速解决江南问题,那是最好不过。

见朱元璋询问,胡雄哪敢怠慢。

毕竟此事重大,整个大明都盯着,许多官员更是人心惶惶。

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无论是谁,都承受不了朱元璋的滔天怒意。

“回皇上,宋大人这半月来,已经控制住大半个江南的局势,并且抓捕了许多起义军。”

“现在,宋大人继续率领大军镇压其他州府。”

最新小说: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凶猛太子爷 废物皇子到权倾天下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家师方孝孺:开局被灭十族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枪声谍影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