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219章李善长再次上朝,要接管科考!

第219章李善长再次上朝,要接管科考!(1 / 2)

朱元璋才在龙椅上坐稳,就发现站在百官面前之人,赫然是韩国公李善长,顿时愣住了。

虽说前不久李善长也上朝了,但那日朝堂上无比喧哗,也没有人过多注意他。

其中自然也有李善长早已不参与国事,那天他也没有穿官服,因而百官也就当他是来旁听的。

可是今天,李善长却穿上正式的官服来上朝。

虽然他白发苍苍,但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宛若鹰隼般犀利!

李善长虽为韩国公,又为大明开国第一个丞相,但因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取消了丞相制,意味着大明从此不会再有丞相的位置。

就算是现在,文武百官都避免提及丞相二字。

可是今日,李善长却是穿了一身正式官服来上朝,这一身行头,不但令百官惊诧,纵然是朱元璋,也深感意外。

文武百官行礼后,朱元璋才缓缓开口,“科举一事诸位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现在,大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科考。

科举完成后,有才华的人才有机会替朝廷效力,补上官员空缺,让大明发展更加顺利。

有了胡惟庸的前车之鉴,现今敢考取功名入仕途之人,皆是心存敬畏,不

敢行贿受贿。

所以,朱元璋很看重这场科考。

科考若是顺利完成,大明官员将会重新洗牌,朱元璋就可以重新搭建一个他能掌控的官员体系。

要知道,这十多年来,大明朝的局势,一直都是风起云涌。

确切地说,淮西一派与浙东一派两大势力并存及争权夺派,朱元璋不断想法子让这两股势力相互制衡,对于朝堂的掌控自然就有些有心无力。

现在不一样了,浙东一派已经消散,虽说淮西一派还在,但朱元璋并不认为他们能掀起多大风浪。

至今还未能铲除淮西派系,原因不是有李善长的存在,而是那些位高权重的武将才是朱元璋忌惮的。

“皇上,现在各州府已经收到科考章程,官员们都在做准备。”

“请皇上安心,吾等都会竭尽全力,确保科考顺利进行!”

朱元璋听着百官汇报,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不得不说,这次他们工作效率都很高。

虽说重新开设科考,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开考,还需各部门协调,各地方配合,出试卷,设置考场,而且还需要给学子们一些备考时间。

就算是科考结束,还有一系列的甄选。

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

急。

“很好。”

“你们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可他的话音刚落,李善长就迈步走到朝堂正中央。

李善长此举,顿时吸引了百官的注意。

虽说朝堂上换了部分官员,但是众人都清楚李善长的来头!

那是与朱元璋一起征战打下大明江山得老兄弟,随后被封为韩国公,更是大明朝第一个丞相。

这么一个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此时站出来,自然不简单。

尤其是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关系,让文武百官对他格外关注。

胡惟庸乃是受李善长一手栽培的淮西人,后来因叛国被斩杀。

现在李善长挺身而出,他们反而变得谨慎起来。

“启奏皇上!”

李善长虽然上了年纪,却字正腔圆,声如洪钟。

朱元璋眯了眯眼望着李善长,心里闪过疑惑。

这老家伙已经许久没有动静了,朱元璋还觉得李善长年纪大了,打算颐养天年,却没想到,他竟然再次上朝!

而且,看他这姿态,还像是有事要奏的样子。

朱元璋心中疑惑,却神色不变地开口,“韩国公,你要奏何事?”

李善长缓缓开口。

“皇上,臣得皇恩眷顾,拿朝廷俸禄,理应替朝

廷分忧。”

“大明现今焕然一新,皆因皇上天恩浩荡,恩泽庇佑,因而大明才得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臣虽然疏于理事,但现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老臣身为国公,理应有义不容辞的义务。”

李善长毕竟是儒士,这番话说出口,文武百官顿时安静下来。

今日朝堂上本来君臣和谐,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色。

毕竟现在是君臣同心,难得和谐。

但李善长却在此时冒了出来。

甚至还做出这番姿态。

这一幕,让百官们都不敢置信。

就连朱元璋也无比纳闷。

“韩国公这么说来,是要替朕分忧吗?”

朱元璋虽然不想这么说,可李善长却拐弯抹角说了一通,朱元璋怎么可能听不懂他的弦外之音?

不得不说还是读书人有心计,有事情却不明说,而是拿话来试探。

最新小说: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废物皇子到权倾天下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家师方孝孺:开局被灭十族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枪声谍影1928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凶猛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