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吕后2(中)(1 / 6)

【前面说过,刘邦死后,汉朝的政治格局是皇权中央、功臣集团、地方诸侯三足鼎立,吕后在惠帝时期也一直在尽力维护着这个平衡,在此基础之上,吕后才敢放手治政,慢慢加强吕家的权势,以期与刘家共享天下。】

邓绥在亭中缓缓摇着手中的绢扇,心思却飘远了开去……

诚如天幕之前所言,吕后作为皇帝的亲生母亲和宗法上的嫡母,以她来临朝执政,实际上是皇权的延伸,是帮助刘氏大宗在稳固天下,稳定权柄。

可吕后以提拔自己母家的方式来达到这个问题,真的不会适得其反么?

毕竟她自小学的都是诸吕如何作恶,如何要乱刘氏江山。她的母亲更是在她成为太后之时,拿吕后家事劝导她,反思要多思多想,万万不可行差踏错。

连吕家都做不到什么共享,何况他们邓家呢。更何况她没有亲生儿子,每走一步更是要小心翼翼。

也不知在她身后,邓家又会是如何结局……

【但是惠帝的崩逝再度打破了这个平衡,没了惠帝这个名头招牌,吕后手里的几个刚断奶的小娃娃根本没能力去号令天下,以至于中央皇权岌岌可危。

司马迁原话是这么说的:“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继嗣不明,就是说天下都不看好几岁的奶娃娃当什么皇帝。

“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欲连固根牢甚,然无益也。”

吕后同样选择了联姻的方式先来巩固皇权,虽然司马迁从事后的角度看是徒劳无用的,但对于当时的吕后来说,再难也要去做。

她最先要解决的,就是长安城里这些功臣遗老。】

萧何的府中,曹参等一众丰沛元老都围坐在厅堂之上,脸色各异。

萧何这两年的身体也不大好,前些天听天幕说起了刘邦临终前安排的丞相接力顺序,更是着力帮助曹参。

“相国,”王陵跪坐上桌案前,朝上首的萧何拱拱手,开口道,“天幕神迹,所预言之事虽然乍听上去匪夷所思,细想之下却都有迹可循。”

之前听说的那些事太过炸裂,把他们这些臣子打的那叫一个惊慌失措,纷纷串联奔走,长安城里的议论也是甚嚣尘上。最后这些人还是围绕到了主心骨萧何身边,想讨一个主意。

萧何心里也有些慌乱,可他却知道,这时候最好的就是什么都不做,静静等着宫里那位发话。但是陛下似乎还在处理宫里的事情,这些天并没有召集外臣。他也只能是先安抚好众人,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胡说。

此刻听了王陵的话,萧何歪坐在榻上,点点头:“这是自然,不过有些人还是不要自作聪明,以为窥得天机,就能搞出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终究,一切还得看宫墙里那对夫妻。

那对夫妻正在廊下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刘邦率先打破了沉默:“听说你侄子前两天又生了个女儿?真是恭喜啊

,该送份厚礼过去。”

吕后知道,这是刘邦这个死老头在讽刺她搞什么刘吕联姻,“批发”吕家女儿,她不作回答,而是问道:“那陛下到底有没有想过易储之事?”

刘邦一怔,不再言语。

【在惠帝的灵堂上,吕后借张良的儿子张辟强之口,把自己的侄子拜为将军,统管南北两军——就是相当于禁军,把长安城和皇城牢牢捏在手里,保障他们祖孙一家子老幼的安全。

然后发布了一道诏令:“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弟为列侯。朕思念至于久远而功名不著,亡以尊大谊,施后世。”

就是告诉各位功臣遗老们,朝廷不会忘了他们辅佐定鼎的丰功伟绩,会保他们后世的荣华富贵。

得到保证的功臣列侯们果然大部分都十分配合吕后,对于不配合的王陵,吕后明升暗贬,让他给小皇帝当太傅,剥夺了他右丞相的实权,让自己的心腹审食其成功进位左丞相,进一步把控朝政。】

王陵听说了自己的结局,难免心中不忿,怒而拂袖,恨声道:“幸进小人!”

萧何思量一番,心里却忍不住赞叹吕后这个老嫂子有政治智慧。

【而另一边的诸侯王方面,吕后花费的心思就更多了。】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汉初诸侯王的演变。

刘邦称帝之后,分封了八个诸侯王镇守四方。分别是韩国、齐国、楚国、赵国、梁国、淮南国、燕国、长沙国。

这八个王里,除了齐王刘肥,其他七个全是异姓诸侯王,都是当时打天下时的加盟合伙人。后来经过刘邦的四处平叛,以及吕后这个黑手套优秀的政治手段,七个异姓王只有老老实实的长沙国幸免于难,其他封国不是被废除,就是被拆分、转封给自己的儿子、兄弟子侄。

所以到了刘邦驾崩时,天下有十个诸侯国,一个是硕果仅存的异姓王长沙国,两个是刘邦侄子的楚国、吴国,其他七个都是刘邦的儿子。

刘老三他真的,挺牛的。】

最新小说: 玄学直播,你粉的偶像塌房了! 我真不知他是皇帝 夫君心有所属,但命短 修仙天花板穿进仙偶文 共建和谐魔法世界[西幻] 虐文女主BE攻略 卷王经纪人在对照组综艺爆红了 诶?!我养迹部?! 被教师悟捡去当女儿后 我给木叶众直播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