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明末下6(1 / 3)

【说到这里,up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宋明的士大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皇帝不能与民争利。

那么,什么是民?】

徐达愣了一秒,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眼神往文官那边瞟了一眼,然后换了个稍微舒服一点的姿势,准备吃瓜。

【按照咱们现在的理解,民就是老百姓呗,这还能有什么疑问?

大明永远的慈父朱元璋同志也是这么想的,他曾经也说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所以在这种思想下,明朝初期出台了许多福利于老百姓的政策,我给大家简单介绍几条。】

朱元璋认真的听了起来。

【up记得有个笑话,是说网友们普遍认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都是雄才伟略的君主,但问到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那九成九的人都会选唐太宗,因为二凤是真正的心系于民,内政做的特别好。

可到了朱元璋这里,大家记得的除了雄才大略,就是刻薄寡恩、清洗功臣、对子孙特别好、总之一股又土又俗的小地主气息。

但其实根据我查阅的资料,明初的内政也做的很不错,各项福利制度很完善。不能因为子孙后代荒废,被那些文人笔杆子抹黑,就把锅扣在祖宗头上吧。

替我们八八委屈。】

宋濂看出来了,这天幕就是极尽一切诋毁他们士林,这天幕,怕不是什么妖女的法术,哼。

文华殿的大臣也是这么想的。洪武时期,人人生活在高压下,连晚上说的梦话都能被锦衣卫听到,这是人过得日子?他们哪里抹黑了,记录的都是事实好不好!

【还记得《礼记》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是什么样子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朱元璋立定福利政策的底层逻辑。

我们现代成年人身上的三座大山是什么?养老、医疗、子女教育。

这些,你在洪武年间的政策里都能找到答案!】

【第一项,就是免费养老。

洪武六年,朱元璋颁布诏令:“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

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让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国家允许老人的一个儿子免于服役。

到了洪武二十年,大明又颁布了终身养老令:“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给五斗米三斤酒和五斤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更加给一匹帛和十斤絮。”

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给予精神表扬,还给予物质奖励,赏赐衣物,发放奖金。而且,这些孝子孝女年老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当他们年届

六十就可以享受到,养老令上八十老人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去世后,政府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

【而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怎么办呢?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到了洪武五年,朱元璋便令天下郡县设立“养济院”,而这养济院的收容对象便是:民之孤独残病不能生者,许入院。

而官府对养济院补贴基本是成年人每月三斗米三十斤柴,还有冬夏布匹三丈。基本已经是小康之家的生活标准了。

也就是说养老这方面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确保每一个大明老人都能安度晚年。】

虽然是还没有发布的命令,但天幕既然已经说了,那就是认证了,所以李善长领头拍马屁:“陛下仁心至圣,直追三代矣!”

朱元璋笑呵呵的让他们起身,眼中一抹精光却在不自觉的打量着殿中的几个心腹文官。天幕说文人笔杆子的抹黑,会有这些人么?

【第二项,是免费的医疗。

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天下府州县开设“惠民药局”。凡是没有钱看病的军民,都可去惠民药局免费看病和抓药。

到了永乐四年,成祖又命礼部郑重声明:惠民药局一定要惠民,要落到实处,不能光搭个架子去服务那些不缺钱的老爷!

到了成化年间,惠民药局的业务已经扩大到边军身上了。

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大明人“伤病者有所治”。】

崇祯叹了一口气,这些政策他碰都没碰到过,不用说,早就败坏了。

他就是那个让祖宗承担骂名的不肖子孙啊!

【第三项,有点厉害,免费公墓。

朱元璋小时候,一个月内,接连失去了四个亲人。因为是佃户,所以他和二哥便去祈求自己

最新小说: 玄学直播,你粉的偶像塌房了! 我真不知他是皇帝 夫君心有所属,但命短 修仙天花板穿进仙偶文 共建和谐魔法世界[西幻] 虐文女主BE攻略 卷王经纪人在对照组综艺爆红了 诶?!我养迹部?! 被教师悟捡去当女儿后 我给木叶众直播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