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米牙人(1 / 2)

可保源源不绝,否则哪怕成一时,亦不可长久。

正巧他苦思钱粮何来,没有门路,这米牙人自己寻上门来,不如见他一见。

心思稍定,便直招呼管家:“且把人寻来,就说本公子在府上等他。”

“是。”

管家颔首要走,高坎目光一闪,又叫住他。

“你且稍慢,正好要出去,顺便带几个人去盘飧市老酒坊寻杨教头,把人交给他去办事,你再去寻那田米来。”

“小的明白,这就去。”管家点头称是。

待管家走后,高坎心中思索。

大宋粮商规模庞大,其中又有官粮何私粮之分。

所谓官粮,也就是官府操办的粮商,其中以各地官府为首,主要是每年从治下收缴上来的粮税。

除此之外,还有朝廷于各地所设之皇粮粮仓,也属于官粮之列。

相对的,官粮成分比较简单,无外乎粮税、存粮二者而已。

而私粮则就复杂得多了。

光是私粮行商的区分,便有米铺户、行脚商、米牙人、地主、佃民等等。

大宋对于民间私营商业的管辖相对宽松,哪怕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也不会严格要求其不得从事私人买卖交易。

有些佃户家中有粮食富裕,又缺别的用度,也是准许他们把存粮拿出来卖的。

当然,地主佃民这些,在粮商当中属于散户,手里掌握的粮食少,地主是因为大部分的收成一部分需要交粮税,剩下富裕的,则直接卖给了其他粮商,会专门私下拿出来自己兜售的,只是极少部分。

至于佃民,他们手上的粮食本来就少,能多出来卖的自然更少。

所以大宋的民间粮食,更多还是掌握在米铺户、行脚商和米牙人的手上。

其中米铺户是粮商当中的坐户,所谓坐户,就是有固定的买卖经营商铺,商铺在官府有专门的文书批准,除商铺以外,不准许再寻别处进行兜售。

而行脚商则是粮商当中的贩贾,所谓贩贾,便是专门倒卖某种商品的人。

大宋有专门的行脚商户籍,归在商籍之内,要成为行脚商,就必须先入商籍,贩卖粮食的行脚商,则专职贩粮,他们可以在全国各地,不需要文书介绍,就可以随意行走、住店、买卖,只要出示行脚商户籍证明即可。

最后,也就是找上高坎的,米牙人。

米牙人和前面那些粮商都完全不同,因为前面的那些粮商,无论是什么成分,都有一个基础的共同性:他们手上都实实在在的掌握着粮食。

但是米牙人却不需要,他们虽然进行粮食贩卖、周转,但是却完全不需要手里有粮食。

甚至一批粮食经过他们的手倒卖出去,从上家到下家,他们连见都没有见过。

其实也就是所谓的“中间商”或者是“牙人”,主要负者居中介绍斡旋,商讨价钱、交售方式和时间等等。

这种人往往极为精明,且路子宽广,识人极多。

高坎心里也有些好奇,来寻他的这个田米,到底是从什么路子知道的他,又为什么会找上他。

等了约摸一个时辰,管家从外面回来。

随着管家一起的,还有一个身材看来有些矮小,肥头圆脸的笑面中年人。

一进得大堂,管家便介绍道:“公子,米牙人掌柜的田米到了。”

“小的见过高公子,早听闻高公子乃高太尉之子,所谓虎父无犬子,今日一见,公子果然器宇轩昂,非同凡响。”田米笑眯眯的上前,张口就是一顿彩虹屁。

高坎直睨着眼,细细瞧他。

“哦?你早听说过洒家,怕不是甚好名声,东京府可是人人都称呼一声‘花花太岁’。”

“那都是些腌臜货的妇人之见,公子岂是那等人?”田米立马道。

闻言高坎冷笑一声,忽的栖身:“我要是告诉你,我就是那等人呢?听说你老婆长得不错,十里八街有名的俏妇人,近来又新娶了一房,也是个水嫩货,本公子生平最喜欢别人老婆,要求我办事,把她们先送到公子房中,伺候得舒服了再说。”

“公子……这……”

不待田米把话说出来,高坎又道:“对了,你还有女儿没有,也一并送来吧。”

“求公子饶命啊!”

一听这话,田米立刻便是跪了下去,哭喊到。

瞧着他这番举动,高坎这才冷笑一声,目光瞧向管家:“你领他来见我,收了他多少银钱,自去账房交了,本公子念你服侍多年,忠心耿耿,便不做计较。”

管家听到这话,也是跪下连连告饶:“奴才知错了,谢公子!”

高坎一摆手,不再看他,让他自己交钱去。

管家这才起身,连忙不迭的出去。

待管家走后,大堂里便只剩下田米一人,高坎再度开口:“田掌柜的,你有事求我,直说吧。”

“是是是,小的不敢造次,请公子恕罪。”

最新小说: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村孤,透视神医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宠婢柒娘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