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科幻灵异 > 林妹妹来我家谈恋爱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平淡看书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平淡看书(1 / 1)

夜幕降临,一切的喧闹归于平静。

闲着没事干,在寂寞的夜里,我和林妹妹细细体会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她虽然穿越而来,可是现代文她一样看得懂。

就这样一盏清灯的余光里品一杯淡淡的绿茶,古人说,静是喝茶的最高境界,而我们仿佛在飘散的茶香里看到了余秋雨,他就坐在我面前和我品茗论文,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远行的队伍,天高地阔之间,走上这一趟飘泊于华夏苍茫大地上的苦谛之旅。

朦胧中走入敦煌,走入那被破落的悲凉笼罩的道士塔,看到的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个漠然的表情,一具无知的躯体,一抹西天凄凉的晚霞,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一笔压在炎黄子孙肩上的文化重债,如果有一种心情可以描绘这一种痛,那一定叫做――“恨”!

林妹妹若有所思,没想到秋雨先生的书看得如此陶醉,简直跟谈恋爱一样如此动容。

《易经》里有一句“天一生水”说的造就了一代藏书楼――天一阁。站在偌大的天井里,顺着那摇摇晃晃的木梯向上望,似乎看到了那无数泛黄的书页里记载的沧桑变化,看到了一代代范氏子孙坚守而执着的身影,看到了那个为了进藏书阁而嫁进范家却终不得愿的女子幽怨的神情……苍老的屋宇和庭院,百年的期许和守候――风雨天一阁,一座由信念、责任支撑起来的文化楼阁。

还有那个南荒之地的柳侯祠,一代文豪的凄凉注脚。当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惟有这寂寞的柳侯祠固执地肃立着,彻底洗去人世的喧闹……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变得异乎寻常。余先生说“朝廷万万未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是这样吧,柳宗元,他用终年养育他的荒芜铸就了昼夜不眠的文化之林。

手捧着《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

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心头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

初看《文化苦旅》,书名中的“苦”字一度让我疑惑,是指漫长旅程中经历的劳苦吗?!然而,当随着余先生的指引,完整地走过这一段旅程,才恍然大悟,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

余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然而,即使只是一个个的“点”,人们也还得孜孜不倦地追求那历史长河中的“线”。无数人的足迹串联成岁月的年轮,一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掺合着太多悲伤、惋惜、屈辱的辉煌。探寻这样的历史,无疑是沉重而伤痛的,是一段“行者无疆,思者无涯”的心路历程,正如余先生自己所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不过我以为,这是文人最大的痛苦,却也是最大的幸福,因为苦涩后的回味会让我们了解,正是有着无数人艰难而执着的追寻,才能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这么多伟大的“点”,那是――对人生的认知,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思考!

历史的魅力往往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中,难于寻觅。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他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探寻文化的足迹;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寻求人生的真谛。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沧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在感悟历史的同时感悟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生命之路总是曲折坎坷,回望曾经留下的足迹,就会明白,苦难是人生路上的泥土,只有深切体会苦谛苦境的人,才能把泥土握成黄金,才能造就人生的厚重感,因为在深沉的痛苦里,庸人选择逃避和遗忘,而智者却更深刻地体会了存在。

最新小说: 简化升级条件,从召唤蚁族开始 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海克斯系统! 拥有骑砍面板的我在权游国度乱杀 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 死而复生做岛主 最强野心家 末世降临:我有沙盒游戏系统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 末日:永失所爱的我创死了所有人 无限惊悚:咸鱼的我被迫成了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