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竟然有两套?(1 / 2)

孟德海本来认为,这件事可能只能这样永存遗憾了,但没想到后来却出现了转机。

十多年前,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孟德海在本地一个也是搞收藏的朋友家里,看到了和照片中的女侍俑一模一样的三彩侍俑。他大为震惊,虽然他没有亲自见过那个女侍俑,但他听他父亲多次详细描述过,后来他又和父亲留下的照片反复比对,确定真的是一模一样。

孟德海当时就觉得这是父亲在天有灵,老人家可能在另外一个世界还对这个人俑念念不忘,才让他有缘见到这个三彩。于是,他花重金从朋友手里收购了这个陶俑,也算了却了父亲一个心愿。

收了这个女侍俑之后,孟德海就把两个侍俑摆在了一起,跟他父亲一样,每天都要看一看。看了这么多年,虽然他知道面前的女侍俑并不是原来的那一个,但他也没看出这两件有什么不同。而且他许多搞古董的朋友都见过这两个人俑,从来没有人看出过端倪,时间长了,他都觉得这两个就是原来的那两个了。但今天,林啸风却一眼看出了差别,不得不让他感叹,林家父子,两代天才!

老头儿不耻下问,虚心地向面前的林啸风请教道:“林先生,敢问你是怎么样看出他们的不同的呢?不怕你笑话,老朽我每天看,每天看,看了十多年,真是一点都没看出来啊。”

林啸风见孟德海也是个实诚人,也就没隐瞒,耐心地跟他解释道:这两个都是明三彩真品,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男侍俑是素烧陶胎,属于明三彩的早期成品;而女侍俑确是素烧瓷胎,再施以绿、黄、茄紫三色釉烧制而成,是明三彩技艺成熟的晚期成品。素烧的瓷胎更加坚固细腻,也更易于进行更精细的造型装饰,所以女侍俑的脸色更加明亮,脸部线条和服饰纹理刻画更加逼真。

孟德海听后,又仔细地区别了一下两个人俑,确实如此。老头儿不由得重重地点点头,口服心服地再次竖起大拇指。

林啸风趁机提出了他想收购的意向,并且告诉老人,其他的人俑也已经有下落了,他收购这两个人俑后会最终捐赠给国家博物馆,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在博物馆里看到这套完整的明三彩人俑。

孟德海犹豫许久,没有表态,只对林啸风说让他考虑一下。林啸风也表示理解,毕竟这是孟德海父亲和他的心爱之物,有着特殊的意义。林啸风知道这件事不能着急,便请孟德海考虑以后再联系他。

林啸风离开孟家后,便和警方联系上,说明了情况。警方表示同意他的提议,先等孟德海答复,如果他不同意,再由警方出面协商。

和警方沟通完,林啸风并没有觉得轻松,因为心里一直有个疑团让他困惑不已:那个女侍俑不能说是赝品,但也不能说和其他九个算是一套。他的疑惑是相隔百年,不同的工匠为什么会烧制出外观一模一样的的人俑呢?难道是这个女侍俑在那个时代有什么特殊意义,代代相传,陪葬时都要做一个?但是自己研究古瓷这么久,也没发现过类似的情况啊。

林啸风刚才在孟家时就开始存疑,所以他留了个心眼,和孟德海商量后,拍了两个侍俑的照片,并且要到了当初卖给孟德海女侍俑的那个收藏家电话。

因为就在本地,没费什么功夫,林啸风很快找到了那个收藏家何兴。何兴一听是林家人上门,受宠若惊,很快就把这个女侍俑的来历给林啸风讲了出来:“这个女侍俑是我从陕西一个古玩市场收购的,据说已经转手过好几次了。听卖给我的那个上家说,这个人俑不止一个,应该是一套,但一套几个不清楚,他原来有三个,两个男俑,一个女俑。我让他把另外两个男俑拿给我看,他说那两个没保护好,有点破损了,前两天给低价出了。我当时问他有没有图片,他就给我看了几张照片,我记得那两个男俑破损的确实有点厉害,一个手作侍奉状的男俑,尖顶帽巾破了个洞,裂痕已经延伸到了脸上,脚上应该是穿着短靴,但下半截都没了。还有一个更惨,整个脑袋都没了,如果不是看穿着,都分不清男女,但那个造型还是挺别致的,我记得他左手拿了把伞,伞的中部还有绳子把伞给拴住,做工很细腻,就是坏的太多了,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可惜了。”

“你看看,是不是这两个?”林啸风打开手机相册,翻出了两张照片给何兴看。

何兴戴上老花镜,来回地拨拉着两张图片,仔细观看,然后点点头说:“欸,对对对,就是这两个,虽然过了十多年了,但我这记性还行。主要是那两个造型工艺都好,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你看这个,就是这把伞,哎呦,做工多棒啊,那个绑伞的麻绳纹路都丝丝可见,好几百年前的工艺啊,现在都未必做到。”

何兴一边说,一边啧啧赞叹,非常肯定图片上就是当年他看到的那两个。

林啸风从何兴家离开后,就开始上网查询这些人俑的信息,并让林家人也全力搜索人俑的出处和下落,他最后终于确认了一个事实——三彩人俑不止一套,目前看至少应该有两套存在。一套是明早期的,另一套是明晚期的。

这两套人俑的诡异之处在于,每套都是十个,而且一模一样

最新小说: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宠婢柒娘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 村孤,透视神医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