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历史军事 > 我被大明朝绑架了 > 第十章 首善书院与东林党

第十章 首善书院与东林党(1 / 2)

宋思哲准备离开南堂时,传教士们都很舍不得他走。

这些人纷纷上前恳求,希望宋思哲能偶尔过来给他们传播一下福音。

在院子里面散步时,那四名护卫也集合起来继续跟随在信王的周围。

由于这帮哥们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为了奖励他们,宋思哲给他们每人又多赏了十两银子。

这十两银子可是很可观的,十两银子足够现在一个普通人家吃一年。

即便是那些直面建奴的辽东军,每个月的军饷也就只有二两银子

走在南堂的院子里,宋思哲突然看到了旁边一排颇为典雅的青砖房子。

宋思哲指着那些个地方对汤若望问道:

“汤神父,这个就是首善书院吗?”

首善书院,曾经是东林党人讲学的地方。

明天启二年(1622),东林党人邹元标、副都御史冯从吾等人在京师创建首善书院。

由于此书院是东林党人创建,所以也就被外界视为了东林党的老巢。

去年东林党吃瘪后,这家书院便就破败了。

曾经这个书院是人来人往,连南堂的传教士都经常借机去那传教的。

但现在却是门可罗雀,没有人敢和这个书院沾边了。

天启五年,阉党欲毁坏天下书院,当年八月,首善书院首罹其难。

直到崇祯初年,礼部尚书徐光启等上疏将首善书院划进了南堂。让汤若望在那里设历局,重修历法,三年修成我国最早参用西法的历书——《崇祯历书》。

汤若望:“殿下,书院里之前讲学的先生们,丢官的丢官,坐牢的坐牢,那里差不多已经废了。”

宋思哲:“废了也好,择日我上疏给皇兄,让他把这些书院都划拨给你们南堂做研究和传教使用。”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里未来发生的事情,何不正大光明的去做一个顺手人情。

汤若望:“谢谢殿下!”

有钱又有房,汤若望现在开心炸了。

距离东林党正式覆灭还有几个月,而覆灭的标志就是杨涟等人的惨死。

对于天启五年夏秋要死去的这些东林党人,宋思哲和王承恩的意见高度一致,那就是:

不救。

汪文言,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周朝瑞这七位东林党人(除汪文言外的其他人就是所谓的东林六君子),他们都将在今年的十月份之前被处死。

之所以对这七人见死不救,倒不是因为这些人是什么恶灌满淫之徒,相反,这七人都有着舍生忘死的气节,是士大夫们的榜样。

不救他们仅仅是因为这七人已经破坏了天启皇帝心中朝政的平衡,所以是皇帝要杀他们,魏忠贤只是个工具罢了。

所以这七人必死,给他们求情,就是和皇帝过不去。

反正自己就在这顺天府再待一年,快把统御度升到20,然后就吃吃喝喝的当是在这旅游吧。

再加6分就能回家了,这六分,估计讨好讨好阉党皇帝啥的就能拿到了。

随后,宋思哲准备回宫吃饭。

可就在这个时候,宋思哲突然发现一旁的首善书院居然兴起了阵阵的炊烟。

宋思哲:“怎么,这书院里还有人在住吗?”

汤若望:“回禀王爷,御史黄大人偶尔还来书院进行清扫和修缮,王爷今早您没来的时候,黄大人曾到我这里借过柴火。”

汤若望口中的御史就是东林党人黄尊素。

黄尊素,黄宗羲的老爹。

黄尊素这个人倒是引起了宋思哲的兴趣,因为此人号称是明末小诸葛,是东林党的两大智囊之一。

在明史的记载里,黄尊素聪慧过人,遇事敏锐周全。

他和那些衷情于排除异己的东林党人不同,此人在私德上没有问题。

他为官清廉,待人和善,加入东林党只是因为倾心于东林党人的清流作风。

同时,此人也深谙官场规则和人情往来,对于眼前的事情都有更很全面的认识。

黄尊素后来死于天启六年,与他共赴难的六人被合称为东林七贤。

黄尊素虽然聪明伶俐,可其在大是大非的气节问题上,倒也从未含糊过。

宋思哲身边真的很缺乏这种不空谈仁义道德,不自己感动自己,并有能力做事的清廉士大夫。

若是此人能随他就藩去做一个幕僚便好了,毕竟他可是进士出身。

日后利用他,可以团结天下的文人。

不同于天启五年死去的那些东林党人,此刻的宋思哲是有把握能保下黄尊素的。

宋思哲深知,天启五年的六君子是皇帝要杀,但天启六年的七君子却是魏忠贤要杀。

前者是杀鸡儆猴,后者是落井下石。

虽然都是杀人,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黄尊素今年才41岁,正是可当大用的年纪,因站队东林党

最新小说: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重生大秦,一怒而诸侯惧!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对弈江山 痴愚赘婿?朕是皇帝来着!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史上第一豪横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