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罗缎 > 其他类型 > 大宋剑侠图 > 第115章 少林法鸣背狮挂旗、比武台枪仙战枪圣

第115章 少林法鸣背狮挂旗、比武台枪仙战枪圣(1 / 3)

武林豪杰齐聚冰山北极岛,三教圣人会如期举行。

八月初五,晴空万里,老少英雄吃罢早饭,梳洗完毕,都是短衣襟小打扮,伸胳膊抬腿没有半点绷挂之处,迈步向三教圣人会比武场而去。

比武场四座擂台,每座擂台旁边都有一根旗杆,旗杆足有八丈多高。

新人擂:高两丈;献艺擂:高三丈;

比武擂:高四丈;圣人擂:更是高耸入云,高足有五丈。

普渡、赵无名、雪竹莲、金昌、展骏等老少英雄来到比武场,在看比武场周边人山人海。

三教圣人会乃是武林中最大的圣会,天下练武之人谁不想在三教圣人会上大显身手,扬名立万,在加上闻讯赶来看热闹的老百姓,现场足有七八千人。

长发道人雪竹莲作为本届三教圣人会的承办方,负责大会相关事宜。

雪竹莲稳稳当当地迈步来到比武场中央,高声说道:“各位武林同道,各位打一拳伸一腿的父老乡亲们,请大家静一静,万人瞩目的三教圣人会今日开幕,希望大家各显神通,在三教圣人会上获得骄人的成绩,接下来由我的爱徒诸葛元英宣读三教圣人会比武规则,同时挂旗开擂。”

诸葛元英迈步来到比武场中央,清一清嗓子高声说道:“各位武林同道、各位乡亲父老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诸葛元英,家师就是雪老圣人,很荣幸担任三教圣人会竹竿子,下面进行三教圣人会第一个环节,挂旗。三教圣人会有四根旗杆,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 ,我们在每一座擂台旁边都竖立了旗杆,我们准备了四面大旗,上面写着每座擂台的名称,下面请四位朋友背旗扬帆。”

诸葛元英话音刚落,忽听有人高声喊道:“诸葛老剑客,我来挂旗。”

大家定睛观看,人群中走出一少年,年龄也就二十几岁,身高六尺,面目清秀,来人抱拳作了一个罗圈揖:“各位前辈,在下燕子门弟子燕一生,江湖上有一个小小的绰号,穿云赶月,我来挂第一面旗。”

紧接着又走出三个人来,他们分别是宝刀震五岳北方侠艾天杰、摘星捕月托天金刚僧法鸣、幻影灵猴卜凡云。

诸葛元英说道:“好,那就有劳四位少侠,来人,将四面旗子发给各位少英雄。”

燕一生、艾天杰、法鸣、卜凡云四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是不服气,暗自较劲,四个人将旗牢牢绑在身后,迈步来到旗杆面前。

燕一生双脚点地纵身而起就是一丈七八,双手牢牢抓住旗杆,身子旋转着就往上爬。

摘星捕月托天金刚僧法鸣左顾右盼,双眼瞄上了擂台旁边的石狮子。石狮子,高有三尺六,重七八百斤。法鸣舌尖顶住上牙膛,叫丹田一口混元气,双手牢牢抓住石狮子,就将石狮子背到身后,法鸣请小道童帮忙把石狮子绑好。

法鸣来到旗杆面前,抬头观看,双脚点地,噌,拔起一丈来高,这也就是法鸣有少林硬气功,换成别人背石狮子都费劲,更别想拔起一丈多高。再见法鸣双手牢牢抓住旗杆身子甩动、利用惯性,旋转着向旗杆顶而去。

简单介绍一下法鸣,少林硬气功闻名于世,内功通常都欠缺一些,但是法鸣内外功兼修、并且天生神力,还擅长轻功,不然怎么叫摘星捕月托天金刚僧,法鸣是法字辈高僧的佼佼者。

少林八大名僧死了四个,欧阳忠慧心灰意冷,萌生退意,因此三教圣人会之后将少林方丈职位传给法鸣,这是后话,咋且不提,单说法鸣背石狮子挂旗,惊的在场之人目瞪口呆,鸦雀无声,大气都不敢出,抬头观看。

幻影灵猴卜凡云瘦骨如柴,尖嘴猴腮,活脱脱一只猴子转世,卜凡云看了一眼石狮子,有心尝试一下,但是犹豫了一会儿没敢。

卜凡云舌尖顶住上牙膛,叫丹田一口混元气,脚尖点地,身子跃起二丈来高,左脚尖踩右脚背,身子又跃起一丈来高,右脚尖踩左脚被身子又起来八尺左右,这一招叫燕子三潮水,双手牢牢抓住旗杆,迅速向旗杆纵去。

艾天杰仰天观看旗杆,双脚点地,身子跃起,施展燕子穿云纵,一下就是两丈五,艾天杰空中来了一个花活,双脚牢牢勾住旗杆,这一招名曰:倒挂金钟,紧接着腰杆一用力,身子腾的一下竖立起来,双手牢牢抓住旗杆,施展壁虎游墙功向旗杆顶爬去。有诗赞之曰:“壁虎游墙技艺奇,上下左右耐心习,功成轻身如蝼蚁,游蹿高墙如平地。

卜凡云第一个爬到旗杆顶,但见卜凡云左手握住旗杆,右手从身后拽出旗子,就把旗子绑在旗杆上,斗大的三个字“新人擂”迎风招展。

卜凡云挂好旗子顺着旗杆下滑,双脚落地。现场就有喊好的。“好,好,好轻功。”

第二个上去的是燕一生,挂好旗子后头冲下,脚冲上,顺着旗杆下滑,距离旗杆还有一人多高,一个空中翻双脚落地,声息皆无。“好,太好了”又是一阵喝彩声。燕一生挂的是“献艺擂”。

第三个上去的是艾天杰,如果单比速度,艾天杰肯定比卜凡云、燕一生快,但是艾天杰觉得那样没有意思,所以艾天

最新小说: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宠婢柒娘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 村孤,透视神医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