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好处多多(1 / 2)

现在这种状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现象。

朝堂上,也的确需要一些新鲜的血液了,或许下一次的科考,自己应该提前做做准备。

“要不是小兄弟提醒,某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如今的朝堂中,的确是年纪大的重臣颇多。”

李二缓缓点头应承下来,认为这样的话语有着几分的道理,但并不觉得这些老臣会为大唐带来什么危害。

“所以喽,朝廷现在想要在大唐内部吸收一些新鲜的血液,唯一的捷径就是科考,这个制度对于大唐来说,绝对称得上百利而无一害。”

在科考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必然都是才华横溢之辈,更是大唐内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只要将那些小动作扼杀,那么脱颖而出的这些人,绝对是大唐未来的中流砥柱。

“小兄弟,这话又从何说起,就算是科考成功步入殿堂之中,依旧是官末言轻,在朝廷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你是不是太高看那些所谓的学子了?”

吸收新鲜的血液没有问题,但是让这些年轻人占据大唐的半壁江山,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现实,因为他们没有那样的本事。

“就你这种目光短浅的家伙,又能看到什么东西?”

沐九歌很是鄙夷的扫了老李一眼,大唐早晚都会是年轻人的天下,现在朝中这些老臣们,他们的思想观念实在是太落后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根本就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小兄弟,你这样的话语,某就不认同了,某怎么就目光短浅了?”

李二很是不服气的反驳起来,作为大唐的皇帝,天下间的大小事宜,都需要他来掌舵,他怎么就不明白了,换血能有多重要。

“那本公子就给你好好的普及一番,首先,经过数月前对科举的整顿,寒门学子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整个大唐之的学子们,何止千万之多,而简单的一次科考,就能够将整个大唐中的人才全部找出来吗?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的大唐,发展十分的迅速,李二虽有雄心壮志,但其身边缺少真正的人才,不然的话,朝中的现状绝对不仅仅是这些老臣。”

“倘若朝廷依旧不重视科考的话,真正的人才依旧会埋没在人海之中,而朝廷最终也会成为某些家族手中的傀儡。”

虽说这些依旧是老生常谈,但是沐九歌却觉得十分有必要再次强调一番。毕竟面前这个中二的老李,本事不怎么样,八卦之心极强。

对此,李二神色平静的点头应下,自从上一次的事情发生后,他就已经开始重视科考,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后永远也不可能再次上演。

至于那些想要将手伸入朝廷之中的世家,李二心中冷笑不已,对方只要敢有小动作,那么他就敢将对方的爪子剁下来。

大唐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只不过现在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人才,几乎为零,这让他很是不爽。

“本公子之前说的东西很好理解,咱们接着说,现在朝廷的弊端,站在上面指手画脚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真正能够用心做事的官员,实在是少之又少。”

“你知道这种现象对于朝廷的危害有多么巨大吗?若是这些指手画脚的官员们,他们心中真的懂得百姓疾苦,那还好一些,就怕这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功绩,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对下边的人指手画脚,最终酿成大祸时,直接将过错安在地方官员的身上。”

“所以这种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半点实际用处的官员,就是大唐内部最大的害群之马。”

“科举的筛选,不仅仅是为了朝廷招纳高层官员,同时,各个地方官府,同样需要换血。”

这种事情,他不是在危言耸听,古代不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是放在后世之中,这样的人渣也是比比皆是。

真正懂得干活,懂得付出的,永远是那些在底层苦苦挣扎的普通人。

只要是略微有那么一官半职在身的人,那么只要上下嘴唇一碰,所以的活都是由底层人员去做。

最终的功劳都是他们的,与普通人没有一点的关系,若是最后那个地方做得不对了。

过错全部是底层人员,与官员没有一文钱的关系,因为活不是他们做的。

这种建议让老李沉默,不断在心中揣度其中的含义,这种弊端他虽然清楚,但自己还真的从来没有重视过。

现在由小兄弟的口中提出来,李二不得不重新重视起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他懂。

而大唐的现状与之何其相似,之所以现在没有发生大事件,那是因为治理得到,隐患没有爆发罢了。

“老李,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科考能够真正带来的好处,你或许没有发现,那就是可以笼络人心。”

看到对方一副沉思的样子,沐九歌很是无语,如此浅显的道理,需要这样认真对待吗?

只要长点脑子,略微思索一番后,都能够察觉得到,现在这个家伙可倒好,这是在自己面前装

最新小说: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宠婢柒娘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村孤,透视神医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