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崇祯的忧愁(1 / 2)

周永宁没有过多的解释,带着印报机的好消息,兴冲冲赶往了宫里。

崇祯坐在暖阁里,正在为汹汹民意发愁:“也不知从哪冒出来那么多流言蜚语,竟然诬陷大明的忠良,真该砍了妖言惑众之人的脑袋。”

崇祯嘴上说是砍了他们的脑袋,只能过过嘴瘾,动不了整个天下的官绅。

倒不是他瞻前顾后,砍了官绅谁来帮他治理大明,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平民百姓哪里能当官。

崇祯有这个心思,平民百姓也胜任不了县里的官职,何况是更高品级的官职。

崇祯问了也是白问,暖阁里的东林党官员还是一言不发,没有给出一点主意。

反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崇祯,像是在看笑话,更像是在展现东林党的实力。

似是在说,陛下宠信周永宁也要有个限度,天下终究要依靠官绅来治理。

崇祯看着一言不发的官员们,莫名有些心惊肉跳,暗自庆幸起来:幸亏周永宁让朕知道了孙传庭和卢象升是什么人,不然任由东林党官员欺上瞒下,还真有可能听信了他们的谗言砍了这两名大明的忠良。

崇祯询问东林党官员是问不出来什么了,无可奈何,气不打一处来的赶往了东宫。

刚刚走进东宫,崇祯气恼地踹了一脚大殿里的朱漆梁柱,看见柱子上掉了一块儿朱漆。

崇祯心疼得不得了,伸出手摸了一下:“任由汹汹民意发展下去,朕也顶不住压力了,只能撤换掉孙传庭和卢象升了。”

皇后娘娘知道崇祯说的是什么意思,放下手里的毛笔,揉了揉发胀的脑门说道:“阿弟这段时间的风头太盛,是时候让他避避风头了,满招损谦受益,风头太盛也不是什么好事。”

崇祯心里不怎么乐意,说是风头太盛其实在给大明赚银子。

风头盛点怎么了,给他的赏赐丰厚一点又怎么了。

该死的东林党官员肯定眼红了,想出了操纵舆情的歪招来。

偏偏让人无可奈何,对于东林党官员所掌控的舆情束手无策。

崇祯见皇后娘娘也没有办法,只能叹了一口气:“看来只能这样了。”

王承恩却有不同的看法,中气十足道:“国舅爷总能绝处逢生,这回想必也有法子。”

有法子?

崇祯和皇后娘娘同时摇了摇头,实在想不通还能有什么法子应对东林党操纵的舆情,整个仕林都掌控在东林党手里。

皇后娘娘想了想说道:“王伴伴说的应该是指望乡老吧,恐怕起不了作用了,哪有整个天下的官绅说话声音大,一句敢乱说不给乡老族里租田就能让乡老闭上嘴。”

崇祯点了点说道:“乡老不能因为自己让全族饿死。”

在东林党操纵的舆情面前,就连崇祯和皇后娘娘只能憋屈的忍着了,应对不了,唯有暂避锋芒了。

王承恩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不知怎么了,他有一种直觉。

国舅爷这回还是能绝处逢生。

“都在啊。”周永宁拿着一张报纸得意洋洋走进了东宫,本来是想先和皇后娘娘商量过后,等着崇祯处理完朝政再与他商议。

没想到今天还早着,只是下午,崇祯就已经在东宫了。

一点也不像勤政的他,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如此一来也正好,省得一件事说两遍了。

还没等周永宁开口说话,皇后娘娘主动说道:“阿弟要是想保住孙传庭和卢象升两人,暂时去孙公的私塾里读几天书。”

这话说完,崇祯松了一口气,看向皇后娘娘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夫唱妇随。

这些话他倒是也能说,只不过由皇后娘娘亲口说来更加合适。

两人是亲姐弟,不会产生芥蒂。

他这个姐夫再是宠溺他,终究是个外人,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满。

周永宁看出了崇祯和皇后娘娘脸上的忧愁,不当回事的说道:“不就是汹汹舆情,没什么了不起,本伯爷有的是办法应对。”

崇祯哑然失笑:“这个时候就别逞能了,输给东林党不丢人,赢了那么多次了难免要输上一次。”

一次?

半次都不能输。

以当前的形势来看,东林党可以输无数次,继续卷土重来。

他只要输上一次,彻底玩完,会被东林党官员彻底摁死。

皇后娘娘看出了这里面的厉害,不想让周永宁冒险,板着脸说道:“这件事你就别参与了,只要躲进孙公的私塾里,潜心读上几年书,谁也拿你没有办法。”

皇后娘娘摆了摆手,示意王承恩把周永宁绑起来,直接扭送到孙公的私塾里。

她很了解自己这个弟弟的性子,以他的混账脾气,不把他绑起来肯定不服气。

王承恩无奈,再怎么相信周永宁,也只能按照皇后娘娘的吩咐把他绑起来了。

不过为了给周永宁机会,走过去的时候慢了几步,想要给他一个辩解的时间。

最新小说: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宠婢柒娘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村孤,透视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