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赔本的买卖(1 / 2)

金之俊离开了山西会馆,坐着景泰蓝官轿去了复社,找到了正在复社后堂的周延儒,献宝似的说出了八十万两银子。

在这过程中不免添油加醋,故意说了自己多么不容易。

周延儒乐呵呵笑道:“兵部右侍郎有了空缺,今年京察过后,应该会有几名官员高升。”

一部侍郎!

他以后就是金部堂了。

金之俊神色大喜,赶紧表明了心意:“阁老放心,往后的冰敬碳再加三成。”

兵部虽说失去了辽饷的发放,但还掌管着两京十三省各地卫所的饷银发放,油水十分的丰厚。

各种孝敬再加三成,每年又是一大笔银子进账。

周延儒很满意金之俊的识时务,点了点头说道:“接着去处理剩下的安排,只要能解决周永宁了,不会亏待功臣。”

金之俊斗志满满离开了后堂,前往讲经厅阁找到了张溥张采两人,态度高高在上的说道:“去把复社读书人叫来,本官有事命令你们。”

命令?

钱谦益周延儒两位东林党领袖见了复社读书人都是客客气气,不敢说一句命令。

小人得志。

张溥张采两人看不惯金之俊的做派,却也明白他操办的这件事涉及东林党阁老部堂,便去叫来了复社读书人。

金之俊不是为了通知复社读书人,是为了他们背后的官绅长辈,传达了东林党阁老部堂的意思,可以去周永宁那里印刷各自的书籍,越多越好。

复社读书人早就想去占周永宁的便宜了,到现在还记着上次的仇,终于逮到机会还回去了。

一直憋着没去,就是担心落下支持周永宁的名声。

现在可以放心去印刷各自的诗集文选了。

官绅们甚至直接去了货栈,抬来一口口现银箱子,叫嚷着要用更高的银价拿走货栈的栈单,直接去印刷作坊取货。

货栈二楼雅间里,周永宁头一次见到了粤商和西南土司,陪着他们在雅间里喝茶。

西南土司七嘴八舌的嚷嚷起来了。

“国舅爷答应了可不能反悔,往后可以从小国公手里用一分二厘银子的银价印刷书籍,可不能反悔。”

“国舅爷可不知道金瓶梅在西南土司有多紧俏,比起雪盐还要紧俏,西南土司最爱看的汉书就是金瓶梅。”

“国舅爷放心,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大笔银子,淹死金之俊。”

粤商们得知了二圣临朝的消息后,与东江镇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就是想笼络住国舅爷的兄弟毛承斗。

“别说国舅爷只卖一分二厘银子一本,一钱二厘银子一本照样有很大的赚头,出版一本书的成本都要五两银子。”

“这次哪里是给国舅爷帮忙,分明是国舅爷给咱们一个赚银子的机会。”

“说的好,国舅爷是个大善人啊。”

毛承斗沐天波满脸自傲,自从跟了周永宁以后,粤商和西南土司对他们的态度一天比一天恭敬。

商量好了具体的章程。

西南土司和粤商直接去了金之俊的印刷铺子,拿出了大笔银子印刷各种书籍。

西南土司和粤商没去印刷诗集文选,全是《金瓶梅》、《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小说话本。

这些小说话本可比诗集文选紧俏多了。

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金之俊手里的银子就消耗了一半,京城里的各大印刷作坊全力印刷,还是赶不上西南土地和粤商的供货。

只能花银子去京城以外的印刷作坊采买,好在有东林党的支持,只用本钱就能买走大量印刷书籍。

金之俊奇怪了:“周永宁到底有多少印刷作坊,怎么比起整个京城的印刷作坊还要多,过去一个月时间了依旧是源源不断的供货。”

不仅他感到奇怪,就连黄永发也是一脸的困惑:“京城人口众多,一个京城的印刷作坊比起一省布政司的印刷作坊还多,周永宁哪有地方营造数以百计的印刷作坊。”

黄永发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你说...那个....周永宁印刷诗集文选只要一钱银子,会不会赚钱。”

一钱银子还想赚钱。

金之俊当成就否决了,嗤笑道:“刚刚一个月就撑不住了,你能干什么大事,要想干大事首先要学会一件事,沉得住气。”

金之俊刚要说自己当年在科场是怎么沉心静气,高中了进士,一名管家气喘吁吁跑了过来。

管家满头大汗的说道:“老爷不好了,西南土司和粤商又运来了一车车银子,继续追加大量的小说话本。”

客人运来大笔的银子,应该是一件好事才对。

金之俊得知了消息,险些昏过去,再也没了沉稳:“全都挡在外面,就说京城印刷作坊暂时不印了。”

只要不印了。

就不会亏损大笔的银子。

黄永发急了:“东林党阁老部堂们在意的不是京城印刷业,他们是想借着这次机会

最新小说: 村孤,透视神医 皇上宠我入骨,我却日日想弑君 活埋重生后,主母二嫁东宫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小师妹有点良心,但不多 摄政王妃一声跪,全京崽崽膝盖碎 宠婢柒娘 绝色夫君恋爱脑,她却撩完就跑 反派:照顾师娘师妹,拿下女主我无敌了 嫡女重生:我帮渣爹振夫纲